代表委员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把脉

中工网

2016全国两会 • 职工视角

代表委员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把脉

2016-03-15 07:54:42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搭建校企平台 提高培训实效 打通晋升通道

代表委员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把脉开方

3月14日,在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前,代表们在乘坐电梯时不忘讨论。两天来,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结合自己的调研经历和工作实际,围绕牵动民心的热点难点话题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本报记者 杨登峰 摄

  “我的父亲是一名技术工人,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对我说过的话:学门手艺比什么都强。于是我就拼命地跟师傅学,收入什么的都没咋放心上……支撑我的就是一股劲儿,一定把工作做到最好……”采访中,徐小平代表的语速快起来,跟记者采访过的不少技术“大拿”一样,谈起自己的工作,语调不自觉就带上了激情。

  可是,紧接着,他语气一转:“我是希望我儿子也学技术的,可他不愿意。我就是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不光我儿子,包括很多青工,怎么就不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学技术当工人呢?”

  徐小平代表的语气里,有某种类似“信仰缺失”的失落,也有对当下我国技能人才短缺的着急。

  这样的着急,在这几天的采访中,记者不断见到: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抢”着说话到“热血沸腾”;会场外,有代表把相关建议书重点内容用红笔划出来,并一字一句读给记者听。代表委员中,有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有工会工作者,有企业老总,当然更有一线技术工人……大家都在追问同一个问题:

  “对技术人才的‘渴’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支撑‘制造强国’的人才队伍还没有培养出来?”

  搭建职校企业沟通平台

  “最让我们头疼的是新招来的工人,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动手能力,都远远达不到要求。招进来后企业至少还得花好几个星期培训,才敢让他们上岗。”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汽车装调工首席技师赵郁代表一上来就向记者“抱怨”。

  有这种感受的不只他一人。被誉为“神手维修工”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门党支部书记、高级经理徐小平代表也有此苦恼。为此他专门到职业院校调研,发现学校很多课程设置都跟企业需求脱节。不仅如此,一些学校尽管也有实操室,像数控设备、机床等,但培养学生的路子仍是“应试型”,学生会照样画图纸,却缺乏分析能力。

  徐小平代表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几方面:一是学校对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和积极性不够,只按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二是缺乏与企业沟通的动力和实践;三是培训方式落后;四是招生自主权不够等。

  徐小平代表给记者讲了一个德国人培养技术工人的故事:某个培训机构计划为某炼钢厂培养两个班级的工人。指导老师除了教学生有关炼钢的专业知识,还着力培养学生当炼钢工人的种种习惯和意识。比如,工厂炼钢炉24小时运转不停,工人们上岗要分三班倒,该培训机构就按三班倒的作息培养学生的习惯。学生在学校通过考试后,到工厂基本上就可以直接上岗了。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制造业强国在人才培养上的‘定制化’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徐小平代表说。

  他建议,一方面,放开职业学校的招生权,把真正愿意当技术工人的学生招进来,同时,增强学校对课程的设置权,使其符合企业和行业所需。另一方面,搭建一个供学校和企业沟通的平台。

1 2 共2页

编辑:尹文卓

两会民生观察

  • 春节过后,返乡笔记刷爆朋友圈,空心农村、儿童留守等问题凸显。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女远走他乡,年幼的孩童不愿与父母天各一方。

代表委员面对面

  • 何健忠,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邮政局江平路支局长。

微E两会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微信

视频报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6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