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

2016全国两会 • 报告厅

四位重磅学者解读2016政府工作报告:总理的神秘包裹里都有啥?

2016-03-07 16:41:24  来源:观察者网

  3月5日,很多人都收到了总理李克强寄来的神秘包裹:比如城市居民,总理在两会报告中说,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补助,由每人每年380提高到了420元;此外,还承诺要重拳治理雾霾。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19700余字,信息量很大,大到国际形势,小到自驾车营地建设。76次谈到改革,而其中23次谈到结构改革,包括供给侧 改革、调结构等。62次提到创新,22次谈到教育,10次谈到医疗。

  呼应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文件精神,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更细节的落实措施,并在有些领域立下军令状:比如脱贫摘帽,比如 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

  因为尽管十二五成绩斐然,在当下中国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近67.7万亿的庞大经济体量,用5年时间,增长到90万亿,年均增长6.5%,其实面临不小的挑战。

  眼下的2016年,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仍然是,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把握平衡,经济运行目标确定为6.5%-7%,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全民共享改革成果是亮点,守住防范风险是底线。

  那么,19700万余字的总理包裹里还有啥?观察者网邀请了数位学者大咖们为大家解读。

  文杨:保证充分就业的同时大力调结构 成功就有希望

  报告 :2015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特别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解读 :总理在报告中明确表示,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主要靠调结构来保增长,就是十三五纲要中说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但结构性改革需要一个长阶段,不能确保很快见成效,所以一定会有一个阵痛期,近几年最需要正视这个问题,会有多痛?多长时间?报告中承认2015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进出口增长目标未能实现,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生产停顿,金融领域风险加大等等,这就是阵痛期的前期。

  但好在通过政府的努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多方面措施,全国的就业形势没有严重恶化,这说明中国本届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还是很强的,国家体制也起很大作用,换成别的国家,可能就要出乱子。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就是主因之一。

  所以总理说,这是“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总的来说,今年报告传递出来的信息还是让人对中国经济有信心,高技术产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能耗有所下降,这也都是好消息。如果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那么保持在这个增速上加大努力调结构,就有成功的希望。

  今后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主要就在看谁结构性改革完成得更好,在刚刚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首次把结构性改革议程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就反映了这一点。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夏赛赛

两会民生观察

  • 春节过后,返乡笔记刷爆朋友圈,空心农村、儿童留守等问题凸显。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女远走他乡,年幼的孩童不愿与父母天各一方。

代表委员面对面

  • 何健忠,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邮政局江平路支局长。

微E两会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微信

视频报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6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