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

2016全国两会 • 即时新闻

“最后一公里”如何变通途

2016-03-16 14:02:45  来源:光明日报

制图:陈恒

  在江苏盱眙县澳吉尔国际绿博园,科技人员采用智能化温室、新型栽培技术,培育特色的瓜果、花卉及蔬菜。新华社发(周海军摄)

  本期嘉宾:

  何志敏代表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曹湘洪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永章委员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科技成果能否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更与每一个人的福祉息息相关。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性指标之一,到2020年,要由现在的55%提升到60%。那么,如何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1、科技与企业要形成完整的创新链

  曹湘洪委员认为,科技创新主要由两种方式引发,一是市场拉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产品;二是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这两种方式最终都将回归市场,因此所有科技人员都要有市场概念,从市场出发来确定研究方向和思路,组织技术创新。在组织过程中,要把创新链上的所有科研单位协同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将产、学、研、用有机结合。”

  他说:“现在这个创新链是不完整的,有前端没有后端——实验室研究成果丰硕,开辟产品应用领域方面却鲜有研究,这种情形在新材料研发方面尤为普遍。长此以往,技术创新的成果形成不了市场欢迎的产品、变不成一个产业,也就无法提高现实生产力。”

  在调研过程中,曹湘洪委员发现了一些成功案例,“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推广”。比如,烟台一家医疗器械企业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根据医院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企业短短几年间便发展迅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推广也是创新链成果之一。该技术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化技术开发再到应用推广,大连化物所与陕西省投资集团、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合作,实现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的产业化。

  曹湘洪委员呼吁:“强调基础研究是必需的,但同时也要强调工程技术研究和相关加工应用技术研究、装备研究。要以产业为中心、企业为主体,把科研单位和用户群体连接起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技术和加工应用技术的研究。”

1 2 共2页

编辑:夏赛赛

两会民生观察

  • 春节过后,返乡笔记刷爆朋友圈,空心农村、儿童留守等问题凸显。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女远走他乡,年幼的孩童不愿与父母天各一方。

代表委员面对面

  • 何健忠,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邮政局江平路支局长。

微E两会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微信

视频报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6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