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班组天地|努力成长,是最美的样子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05-23 08:07

原标题:努力成长,是最美的样子

守匠心、练匠艺、践匠行,变“技能”为“艺术”,航空工业制造院复材中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春妹,在飞机制造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岗位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技能工匠”之路。

定格“满分状态”

“踏实,这孩子做事稳当,检测工作是比较辛苦的,而且一般的任务节点都是安排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她不挑理,也不埋怨,来了活就干,布置了作业就完成作业。”航空工业集团特级专家、制造院复材中心研究员刘松平老师谈起自己的爱徒,言语间充满着肯定,“搞这个技能操作,没啥好技巧,肯学、肯练是最基本的,要磨练耐性她就不停地问、练,要提升她就去考无损检测的NDT认证,挺困难的,没点决心拿不下来。”

“做工作是一回事,做好工作又是一回事,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刚开始入职,懂得少,年龄也小,被这样、那样的困难问题折磨过,牛角尖儿也钻过不少,幸好有刘老师手把手地教。”“王春妹一直谨记刘松平老师的教导,“无损检测是航空产品质量的保障,绝不能眼高手低,必须要有过硬的实践本领。”

在“勤奋”二字上用心,是技能工作人员的有力捷径。当学徒,王春妹每天在车间里泡着、“耗着”。“那时候,我就是老师傅们的‘跟屁虫’,‘眼离手停’,检测过程中眼睛要一直盯着超声探伤仪,瞬间都不能离开”,必备的操作准则,她牢记于心。

30余型飞机研制任务,8万件次复合材料制件,零误判、零漏检,王春妹以“满分状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交出了满意答卷。

难能可贵的“第一名”

航空工业制造院复材中心在无损检测这个领域,一直处在国内领先水平。在沃土中汲取养分,王春妹有特别的方法。

为了更全面地提升自己,她专门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检测数据库”,把遇到的“疑难杂症”一一记录下来,代表性的困难和问题都烂熟于心,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检测对比试块积累了上百件,不同工艺的检测信号特征更是难以计数。人勤则事成,如今王春妹已成为无损检测行业里的佼佼者。

2023年9月,王春妹代表航空工业集团参加了由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安徽省总工会等联合主办的复合材料“佳力奇杯”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她从7家中央企业集团和9家省级产业工会推选的16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凭借精湛的技能水平、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夺得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专业第一名的佳绩。

1次选择,14年坚守

工作多年的王春妹,履历十分简单。14年她只做着一件事——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勤勤恳恳、认认真真。

“任务交给我,我就得干好”,是王春妹的工作信条。从事检测工作十余年来,她见证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从模拟检测设备向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演进过程。“如今,我们正在研究怎么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技术创新升级,降低手工检测劳动强度,提升检测质量一致性,有效避免人为漏检、误判”。

为进一步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自动化、智能化无损检测与评估专业的提质增效,沿着前辈的足迹,王春妹承担起了航空工业制造院复材中心无损检测技能带头人的重担。作为带头人,重要检测任务、关键交付节点,她从不缺席,“任务紧急的时候,根本管不了累不累,心里只想着千万别在我这一环节有所耽搁”。

“我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身为妈妈的角色,赋予了我更多的沉稳与成熟,而当我投身到工作中,好像还是青春的样子,在无损检测的岗位上,我乐于一直努力。”初心满溢而笃定,内心丰盈而明媚,王春妹说,这大概就是成长最好的样子。(孙晓婷)

班长吴飞的合理化建议

今年43岁的吴飞,是江西丰矿集团天壕新能源公司运维部一班班长,平时工作上喜欢较个真,总是对碰到的问题爱提几个为什么。他在半年时间内,连续提出3条合理化建议,并被该公司采纳,解决了3个比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前不久,他发现利用焦化厂余热发电、生产蒸汽的天壕新能源公司户外蒸汽管路疏水弄不好会互串。疏水是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蒸汽凝结而成的水。由于各路疏水压力不同,互串后会使低压力的疏水流不出来,或流出慢,极易造成安全隐患。经过吴飞的细心分析,向公司提出了第一条合理化建议:户外蒸汽管道疏水增加扩容收集器,避免各路疏水互串。

第一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吴飞提合理化建议的劲头更足了。因雷雨天气增多,员工高空作业开启蒸汽阀门的次数大大增加,怎样可以减少恶劣天气高空作业的频次?他找资料,向同行业的其他技术人员咨询,最终找到了合理办法。他提出了供新高蒸汽并汽阀增加电动调节阀,减少频繁高空作业的合理化建议。这一建议经过论证,今年3月立即得到了落实。现在,雷雨天气员工再也不用高空作业,人工开启调节阀了。

第二条合理化建议采纳后,吴飞在工作上,又提出了第三条合理化建议:户外噪声环境下,对讲机干扰大,对讲机应增加佩戴耳机,提高沟通效率。这一建议又得到了采纳,员工户外作业,再也不担心受到发电机噪音影响沟通了。(万水平 王蕾)

抢险现场一线职工展风采

近期,强降雨频繁,桂北地区防洪形势严峻。5月19日11时50分,河池市宜州站三道突发岩溶馅穴病害,在接到柳州工务段调度指挥中心的抢险命令后,柳州工务段宜州线路车间职工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病害发生现场。抢险突击队队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冒雨完成了回填捣固作业,为后续列车的准时平稳发出提供了坚实保障。(安慧翔 摄)

培育好家风  女职工在行动

为进一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倡导女职工阅读增智慧,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好家风,5月20日,中铁北京局天津公司举办了“赏诗词之味 品经典之美”女职工诗词鉴赏活动。不仅让一线班组职工学习诗词知识、赏析诗词意境,更带动大家学会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同时引导大家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发挥“半边天”作用,为工程建设展现巾帼担当、贡献巾帼力量。(任苗)

小高第一次“出诊”

“咋派个毛头小伙子过来了?!”5月21日,中能建建筑集团汽车吊作业中突发故障,操作工徐师傅排查了近半个小时,吊车仍无法作业,随即打电话报修。而当他看到学员高鹏斐背着工具包过来时,认为小高修不好,耽误干活,便要打电话让派个老师傅过来。

“我师傅马上就到,让我先做检修前的准备。”小高说着便猫腰钻进吊车底盘内,五分钟左右钻出来,登上吊车平台,打开布满了五颜六色电线的控制柜,手指上下飞舞翻找了一会,让徐师傅将起重臂“趴”下。他打开“限位”,让徐师傅帮拿着万用表,测量控制线路。发现是其中1根线路断了,换上新线子,让试车。

半信半疑的徐师傅启动吊车,测试起钩、松钩等动作自如。没想到竟修好了,他让小高赶快打电话给师傅让他别来了。“我师傅在修别的车呢。”小高说,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出诊”,为了消除徐师傅的质疑,说师傅等会来,是“缓兵之计”。(夏忠)

设备医生“110”团队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西南测控维保中心维修组“110”设备维修团队是一支服务测录定专业现场施工的设备应急维修保障团队。团队聚焦解决现场疑难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团队12名成员个个身怀维修绝技,以“反应迅速、分工协作、服务及时”被誉为现场施工设备的“保护神”。(报送单位: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316期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