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作品广议丨儿孙簇拥,体验难言的孤独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5-19 07:10

【作品广议】

原标题:儿孙簇拥,体验难言的孤独

肖承森

2511777_tpzz_1715825609230_b

孤独 郝延鹏

在名目繁多的外国节日中,母亲节最易于被当下中国人接受。原因很简单。首先,它和中国人的普遍情感生活吻合,此外,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放大了这种认同。

漫画家郝延鹏的作品《孤独》,没有直接否定这样的认同,而是提醒人们重新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亲人的沟通方式。

几天前,准确说是5月第二个星期日,平日独居的老妇人,终于等来了儿子、儿媳以及儿子儿媳的儿子。对期望值不高的老人家来说,每一个团聚的日子都是节日。而对儿子、儿媳和孙子而言,这是个令人感慨的日子,这是个值得书写的日子,这场行动配得上在朋友圈获得应有的关注。“愿普天下母亲节日快乐!”儿子的温馨祝福,立刻在朋友圈收获近百条回应。“最帅大孝子!” “贴心好儿媳!”“传承有萌宝。”外加各种表情,在“圈”里此起彼落,难忘,非同寻常的母亲节。

请把目光转向老母亲。老人家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一番不同寻常呢?按理说,从正常的生活逻辑出发,她应该更加高兴,应该成为这个不同寻常的周末大戏的“领衔主演”。然而,“配角”们没按剧本演。如大家亲眼所见,他们无一例外地做着同样的动作:低头,活动拇指,傻笑,再活动拇指,再傻笑……在这样的肢体语言重复一个小时后,老人家看傻了。正如我们接下来看到的,“主演”被“配角”和“群演”冷落到了荒岛上。更令人惊讶的是,悲剧发生的时候,孩子们还沉浸在喜剧氛围里。

看过这幅作品,有人想笑,有人想哭,也有人啼笑皆非。对照自身和周围的世界,我们能够理解空巢老人的不易,我们每天都在见证低头族正在经历什么样的人生。漫画《孤独》用艺术化的语言阐释了老人的遭遇:她的这场经历,如同口渴多日的人,眼前出现三瓶饮料,然而还来不及兴奋,就发现哪一瓶都喝不到嘴里。这是怎样的难忍和无奈?

作为郝延鹏的同行和朋友,我忍不住对他这幅作品的色彩运用予以“好评”。彩色和黑白的对比,不但强化了视觉冲突,同时也在技术层面之外告诫人们:生活在多彩的时代,不要让自己真实的情感生活褪色,更不能失色。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