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既促进就业 又拉长“价值链”

——来自校园专场招聘会的观察(下)

来源:湖北日报
2024-05-17 10:39

原标题:既促进就业 又拉长“价值链”(主题)

——来自校园专场招聘会的观察(下)(副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韩晓玲 实习生 尹秀元

今年越来越多的高校专场招聘活动,选择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举办,从大操场、体育馆转移到小社区、宿舍楼,地点的变化颇有“门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注意到,一场招聘会带给校企双方的不仅仅是人才供需的接洽,还有更多延伸的价值。

专场招聘会开到学生“家门口”

5月8日,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携手,把招聘会开进“一站式”学生社区驿站,为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举办了一场定制化的人岗精准对接双选会,62家企事业单位带来729个岗位。

“在宿舍楼前就可以参加专场招聘会,面试时觉得更有底气,没有像之前那样紧张。”湖北工业大学2024届毕业生小王说,他当天就投递了9份简历,与2家单位现场交流得很好,考虑成熟后选择入职。

无独有偶,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02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设在了宿舍楼旁的英才大道,并提供简历诊断等就业服务。华中师范大学举行2024届毕业生教育专场双选会时,除了设置招聘主会场,还在该校西区7栋学生宿舍楼下“摆摊”,设置就业指导与服务分会场。

记者采访中获悉,高校招聘会走进学生社区的原因主要包括这些:一是学生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心态上更为大胆,能自如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表达职业需求;二是打通就业指导的“最后一公里”,便于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资源和指导服务,推动实习就业由毕业生单独参与转变为向在校生全面覆盖。

也有高校老师坦言,随着学生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由于没有直接的生存压力,有些学生并不着急就业。而把就业岗位送到学生宿舍楼下,学生们进出宿舍时有意无意都会看到招聘信息,耳濡目染下,也能调动他们的就业积极性。

第一次进入学生社区招聘的武汉格力人力资源部马经理表示,在这场合感觉毕业生求职热情更高,招聘会与专业高度匹配,公司招人的效率高、收获大。

校企双方交到“新朋友”

4月19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该学院举办座谈会,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

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麻旎说,学院希望携手用人单位,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学生成长注入新动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专场招聘会建立‘朋友圈’,在人才培养、研究课题、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用人单位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事实上,不少企业走进校园时,往往带着“多重任务”,除招聘人才外,还有校企合作、宣传推介、行业交流等。如去年底,华中师范大学2024届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武汉站)和心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研究圆桌论坛同步举行,探索“圆桌论坛+专场招聘”校企融合新模式,来自学校、教研机构、医院、企业等的嘉宾代表结合各自领域,共话人才培养。

对于高校的“新朋友”来说,招聘活动也是了解合作高校的重要窗口。

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筹备招聘会时,学院联络了20余家企业,考虑到展位限制,最后邀请6家企业到校招人,一半名额都给了学院首次接触的新企业。“合作过的企业我们彼此都熟悉,日常就业供需对接是常态;对于新接触的企业来说,现场招聘可以走进学院,近距离评估学生的职业素质。”该学院招生就业干事杨中原说。

招聘“实训场”带来新启发

专场招聘活动举办的同时,生涯班会、模拟面试、专家讲座、简历门诊等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指导活动也在高校举行。

今年4月,武汉理工大学揭牌成立社区生涯工作室,当日邀请人力资源系专家教授和企业HR组成专家团“坐诊”,一对一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为在校大学生找工作“把脉问诊”。现场还设置一台AI模拟面试训练设备,模拟面试官向学生提问,并实时捕捉面试者的语音和表情,分析后生成面试报告。

“我想找一份暑期实习岗位,社区生涯工作室中AI面试的题目就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我面试能力上的欠缺,提升我的面试专业能力。”该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二学生刘家豪说。

4月18日,2024年“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暨云梦县、应城市组团走进武汉工商学院招聘会上,该校副校长赵北平与毕业生现场交流,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岗位,抓住就业黄金期,早就业、就好业。

招聘会上除了应届毕业生来求职,也不乏大二大三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他们前来招聘会体验职业氛围,了解市场行情和岗位需求,以帮助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记者注意到,在高职院校,招聘会也成为不少在校学生的“实训场”。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部分老师每年都会带非应届毕业生“逛招聘会”,以此激励师生提升专业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形势、符合实际、找准定位。该校机械与电气学院教师肖青介绍,招聘会是学生接触现实社会的窗口,企业的工作要求、薪资待遇对学生有很大的现实冲击,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技术岗位的薪资待遇比其他岗位稍高一些,以前专业课“偷懒”的学生,逛逛招聘会后,会受到激励,燃起钻研专业的热情。

责任编辑:杜亚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