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害人害己

中国车企加快海外建厂步伐

来源:广州日报
2024-05-16 14:48

原标题:众多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害人害己(引题)

中国车企加快海外建厂步伐(主题)

热点聚焦

当地时间周二(5月14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的对象涵盖多个领域,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电动汽车。通常,美国对进口乘用车征收2.5%的关税。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汽车加征25%的关税;如今,拜登政府又将此项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00%。这意味着,算上2.5%的基础关税,中国产电动车最终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将面临高达102.5%的关税税率。另外,从中国出口的锂离子电池及其零部件,关税将从今年的7.5%跃升至25%。

分析人士表示,从短期来看,新的关税上调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一些行业人士更表示,美国此举或将“反噬”自身——推高美国电动汽车和其他电动汽车硬件的成本,抬高美国电动汽车的整体价格。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邓莉、周伟力、夏铭

中国电动车出口遇阻?

大部分车企未进入美国市场

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将给中国出口带来多大影响?中国每年有多少汽车出口到美国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说:“之前还有一些电动大巴,但在乘用车层面,几乎没有听说哪个车企到美国卖车。”

记者翻查今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出口数据并采访上汽、长安、长城等车企发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乘用车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车企只有吉利一家向美国出口了2217辆电动汽车,还是通过子品牌“极星”出口销售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我国电动汽车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中东以及东南亚地区,美国出口量占比低于0.5%。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一共卖掉了3009万辆汽车,其中有491万辆被卖到海外。如果算上二手车,数字还要多出31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不过,北美市场却一直让中国车企望而却步。大部分车企近年都没有进入美国市场的规划。

根据广汽、长安、吉利、蔚小理等中国车企规划,美国市场属于“高能”市场。所谓“高能”,即销量大,单车售价高。但“高能”市场也伴随着法规严格、准入门槛高。国内车企都将美国市场放在“长远规划”当中,而非中近期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受波及?

美国对中国锂电产业仍有依赖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限制中国电动车的影响会扩散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尤其是动力电池。

根据稍早公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规定,从2024年起,使用中国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将无法获得美国政府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

从市场反应来看,今年以来,特斯拉迟迟不发布旗下的全新车型。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该车搭载了来自宁德时代的电池,也因此不能在美国享有7500美元补贴。

对于此次美国对中国车用锂电池和非车用锂电池关税税率的提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中国锂电产业链预计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真锂研究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墨柯认为,一直以来中国的锂电池都主打“物美价廉”,25%的关税税率只是现有程度上提升了成本,美国相关厂商可能仍会继续选择中国产的锂电。同时,中国锂电供应链的优势仍然存在,美国本身比较少电池或正极材料厂,美国若要开始自主生产锂电,也仍需从中国进口关键原料。

根据海关总署网站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总额为955.09亿元。从数据来看,美国可能一时难以摆脱对中国锂电产业链的依赖。

关税壁垒害人终害己?

或增加美国消费者负担

正如新华社评论,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无一例外只是“回旋镖”式的自伤游戏。美国曾对本土钢铁行业大行保护主义措施,未能阻止其就业岗位减少、竞争力与市场份额下降;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却导致美国通胀高企,消费者苦不堪言。

分析人士也表示,尽管加征关税似乎能够在短期内保护美国制造业,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引发中美贸易冲突,增加美国市场上的产品成本,比如可能推高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电动汽车硬件的成本,使电动汽车的整体价格居高不下。

根据美国运输部的数据,美国本土品牌的电动汽车,如Mustang Mach-E或特斯拉Model 3,有30%至51%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对于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来说,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电池和电池材料,电动汽车对美国主流消费者来说将过于昂贵,而这将延缓美国本土的电动化进程。

中国企业应对:

车企加速海外当地建厂

电池厂欧洲布局将迎收获期

业内专家认为,在当地建厂,在当地开展现地研发和生产,是避开关税的最好方法。为应对关税等门槛,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和动力电池厂商会选择与合作伙伴在海外共同建厂的方式进入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据悉,中国三大车企上汽名爵、比亚迪和奇瑞汽车计划在墨西哥建厂,进军该国市场。此外,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在内的多家锂电企业在美国布局有产能生产基地。

某动力电池厂商内部人士对记者称,目前该公司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在欧洲,相比起来,美国的占比不算特别大。根据海关总署网站统计数据,分地区来看,虽然美国是我国锂电出口第一大国,但欧洲地区出口总量可以远超美国。目前,各动力电池厂商也在不断扩张欧洲市场布局。东兴证券研报预计,国内厂商欧洲地区产能将于2025年开始密集释放,欧洲布局即将进入收获期。

不过,在欧洲和美国建厂和在东南亚建厂,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前者是“地狱级”难度。不仅要面临更高的人工成本和复杂的员工管理,而且要处理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迁移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媒体播放的一段美国政界人士采访视频中,在提到中国汽车会采集数据时,视频配图指向比亚迪。特朗普在一段演讲更将“对在墨西哥生产的中国汽车加征100%的关税”,作为自己竞选的筹码。那么,比亚迪、墨西哥和美国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原来,众多市场人士一直猜测,比亚迪有“墨西哥建厂,意在美国”的计划。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也表示,对华征收关税措施升级后,国产汽车公司试图通过墨西哥等国家间接对美出口的计划和可行性,可能会受到挑战。

转让技术,或技术授权,是车企的新招。近期,零跑和Stellanti携手成立零跑国际,双方将在波兰生产零跑旗下的T03和C01。而沃尔沃背靠吉利,已经在欧洲销售由吉利代工的EX30,并获得不低的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