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光荣 奋楫争先——北京市工会十五大代表专访

来源:中工网
2024-05-11 09:21


以务实工作举措抓好大会精神落实

——访北京市大兴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志全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是全市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兴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志全说,大兴区总工会将第一时间部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举措,切实把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不断探索工会工作新路径,围绕全面提升工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持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精准服务职工实际需求,为工会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下一步,大兴区总工会将认真落实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各项任务,聚焦优化服务阵地布局,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集成更多资源向基层和一线倾斜;打造“工”字号服务品牌,实施“爱在大兴”就业护航专项行动,强化大兴国际机场的士职工之家建设,擦亮大兴新名片;提升精准帮扶水平,完善政府和工会出资帮扶、职工互惠互助帮扶、社会各方爱心帮扶三个维度帮扶体系建设,同时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心关爱行动,让更广泛的职工群众感受到工会的温暖。

(劳动午报记者 孙艳/文 于佳/摄)

深耕工会主责主业 擦亮特色服务品牌

——访北京市密云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友宁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对未来五年全市工会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安排。我们将积极行动,认真学习贯彻这次大会的精神。”密云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友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大会代表和工会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李友宁说,密云区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区,围绕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密云区总工会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擦亮工会特色服务品牌方面,持续做实做细,受到职工热烈欢迎。其中,着力打造“走近一泓碧水”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吸引密云区乃至全市上万职工共同守护密云的绿水青山;朝阳、密云两区工会联手开展朝阳职工游密云系列活动,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发展与振兴。“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做好工会品牌服务,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同时,不断提升工会会员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李友宁说。

谈到未来的工作,李友宁表示,“下一步,密云区各级工会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北京市工会十五大精神,围绕构建‘1234’工作格局,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深耕工会工作主责主业,使密云区工会工作有特色、创一流,努力打造有为工会、品牌工会、满意工会。”

(劳动午报记者 王路曼/文 曹立栋/摄)

更加关注职工个性化需求

——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杰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报告为今后五年我们开展工会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杰说。

高杰介绍,近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会切实维护职工职业健康权益,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劳动保护。随着医院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未来,医院工会将更加注重职工的个性化需求,拓宽职工职业发展渠道,持续推动民主管理和文化建设。“我们将积极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模式和方法,持续提升工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杰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设立医教研、公共卫生、院感等项目,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全力推动医院提质增效。

“大会报告强调要坚持职工需求导向,让工会服务更加贴心,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高杰说,“医院工会今后将努力提升职工的工作环境,完善医疗保障,推动落实各类健康活动和福利制度,多方面满足职工个性化需求。”

(劳动午报记者 宗晓畅/文 彭程/摄)

持续攻关“卡脖子”难题 身体力行发挥示范作用

——访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丛慧敏

“作为劳模,我时刻提示自己肩负着身先士卒的示范引领责任。”全国劳模、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丛慧敏说。

这次当选北京市工会十五大代表,丛慧敏深感激动和自豪:“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光荣的责任。在大会上我积极建言献策,会后,我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倾听职工心声,推动维护职工利益,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

种业研发始终是丛慧敏极为关注的科研课题。丛慧敏说:“种业研发是农畜产业的基座,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在实际工作中,种业科研工作者需要持续攻关“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这方面,既需要科学家、高级工程师,也需要高技能人才协同。丛慧敏表示,大会报告对于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十分重视,下一步,她将持续投身种业科研攻关,同时引领更多技能人才投身种业研发创新,让更多的产业工人端好技术这个“金饭碗”,练就技能“金刚钻”。

(劳动午报记者 边磊/文 彭程/摄)

聚力培育更多青年创新人才

——访北京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工会主席郭天光

北京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工会主席郭天光深耕智能卡领域20多年,以科研带动企业创新发展,打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研发,让中国智能卡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2024年,握奇数据以技术第一的评分中标法国全境交通卡项目。该项目是郭天光率领团队经过3年跟踪,历经十余年的创新研发,经过多次轮番的交流研讨,并与多个国家进行技术博弈评比,耗时20年才一举夺下。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握奇数据预计将向欧洲市场销售1亿张智能卡。

郭天光表示,大会报告强调要聚焦前沿技术、关键技术、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这一点非常重要。郭天光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获取稳定、持续的国家竞争优势。

“未来,我们将聚力培育更多青年创新人才,组织动员科研工作者投身前沿技术战场,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科技新力量,奏响中国科技攀登高峰的新乐章。”郭天光说。

(劳动午报记者 刘欣欣/文 于佳/摄)

打造更多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平台

——访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客二分公司第十车队41路驾驶员孟大鹏

“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也是一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工会对我的帮助很多,其中就包括搭建创新工作室平台,让我们可以安心进行创新革新。”北京公交集团客二分公司第十车队41路驾驶员孟大鹏告诉记者。孟大鹏介绍说,孟大鹏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初创的10平方米小屋发展到现如今的36平方米独立空间,集研发区、展示区、交流区为一体。工作室创建以来,全体成员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服务升级等“五小”上不断创新,先后完成26项创新成果,其研发的“公交驾驶员例检小程序”应用推广后大幅度降低了车辆技术隐患。

除带领同事开展技术革新外,孟大鹏还积极参加行业外的创新交流活动。“北京市工会十五大报告专门强调,打造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平台。对此,我深受鼓舞,我将继续立足岗位,带领职工们持续进行生产革新和技术创新,发挥创新工作室孵化器作用,结合‘数字化+’的模式,定期组织职工创新创造和交流竞赛,推进更多的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孟大鹏说。

(劳动午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

责任编辑: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