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以数字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南日报
2024-04-24 08:13

原标题:以数字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创新驱动作用,创新驱动以创新要素为基础,包括智力、算力、算法、数据等无形的创新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产生的新质生产力主要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融合其他生产要素,使生产力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位一体”呈现数字化结果,凸显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创新要素的重要地位。我们需要将更多目光转向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力变化,以数字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数字新质生产力具有三个特征

数字经济的崛起使信息和数据的价值得以充分释放,推动了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生产力提升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机遇,推动了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过渡,从而使现代化的生产力基础发生了深刻变革。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数字新质生产力具有如下特征:

以数字技术创新为引擎。没有数字技术的关键性突破,就没有数字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生根本跃升、生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科学技术一直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大解放、大跃升,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技术,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这些数字技术引领的宏大变革性力量,改变了人类对于资源、动力、材料和信息等基础要素的利用方式,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颠覆了已有的生产方式,也重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突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功能。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传统生产力是要素生产力,强调单一生产要素功能的发挥,而数字新质生产力则强调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功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间维持适当比例,提高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质量,从而提高效率,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质量要高于传统生产力。

凸显创新性、高科技、数智化。新质生产力要素在数字技术创新作用下获得总体跃升,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尤其是产生了数字劳动。数字经济时代劳动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劳动者高素质化,智能时代的劳动主体人机并存,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创造性成为劳动者必备的素质。其次体现在劳动对象高科技和虚拟化,新材料、新能源、数据等新的劳动对象的出现,突破了过去的物质性,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最后体现在劳动资料数智化,随着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数智化劳动资料叠加传统劳动资料的性状,算法等新型劳动工具极大地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和劳动方式。

加快生产模式革新 激发创新动能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标志,是当今时代先进的生产力,也是质量型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数字新质生产力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促进生产力要素的组合,创造生产模式新动能。数字生产力重新组合了生产要素,将数字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融入生产过程中,从而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在数字经济时代,以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生产力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生产力被重新界定,引入了知识、技术、人力资本、信息、数据、平台以及系统等具有数字经济特征的要素,它们通过有效组合,形成了数字生产力的核心。数字生产力带来了新的生产模式,即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仅关注物质生产要素,而是更强调知识、信息和技术的集成,在生产要素的组合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从而加速了信息的获取和传播。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帮助生产者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突破产业转型升级中传统动能弱化导致的发展约束,形成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新动能。

发挥数字生产力的作用,培育生产效率新动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质量型生产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要充分发挥数字生产力的作用,重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创造性劳动等高级生产要素。一方面,在供给侧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利用各类生产要素,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需求侧搭建平台,借助算法引导消费者更便捷地选择和获取产品和服务。通过这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互动匹配供需,形成完善的价格机制,提高生产效率新动能,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构建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机制链一体化的创新动能。在构建人才链方面,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宝贵资源,不仅包括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还包括具备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需要通过建立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完善教育体系、激励创新和创业,来打造强大的人才链,为培育创新动能提供智力支持。在构建产业链方面,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需要投资先进技术和数字化基础设施,使各个产业能够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生态系统,通过数字化制造、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培育创新动能提供平台支持。在构建技术链方面,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驱动力,需要支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加速科技创新,同时建立技术合作和交流平台,促进技术链的紧密合作,为培育创新动能提供技术支持。在构建机制链方面,需要确保政府政策、法律法规、产业标准等机制链的完备性,同时建立有利于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的环境,确保机制链有效运行,切实保障科技创新,为培育创新动能提供制度支持。

攻关核心技术 加强数据要素赋能

数字新质生产力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基础要素,还强调了创新要素的重要性,以数字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眼点,在于依托其创新驱动特征与质量牵引优势,以高级生产力要素的特质进入核心技术突破的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一是强化科技发展战略预判能力和科技竞争应对能力。开展周期性的关键技术识别,加速推进“卡脖子”环节和薄弱短板领域科技攻关。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前沿技术领域的颠覆式创新为前提,需要以国家主导的“大科学”方式统筹安排、科学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未来科技发展的重大创新领域和引领性技术突破,引导激励各类主体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原创性和关键性科学技术联合攻关。二是强化企业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助推龙头骨干企业在基础研究与创新突破层面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引领带动各类经营主体瞄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参与协同创新,共同解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营造优势互补、开放融合的产业创新生态。三是不断扩展新质生产力的外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加速新型数据要素融合,培育新动能。数据要素作为当前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支撑要素,以非竞争性、强渗透性与规模经济性等典型特征与传统生产要素深度融合,释放数据要素生产力,并依托其高效流通状态,拓展传统生产要素增值空间。基于数据要素的依赖性特征,其参与价值创造、发挥倍增效应需要与资本、劳动、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相互联合。要积极培育协同联动和深度融合机制。一是通过各类生产要素形态和功能上的共同融合和互补匹配,优化要素之间的组合结构和匹配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搭建数据要素桥梁,整合构建全方位创新链与产业链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体系。数据要素的高度泛在性和强连接性能够加速产业链上要素资源的整合和流动,借助“云计算+算力+数据”的模式,使得产业链各主体环节产生高质量创新层面的知识溢出和共享。三是构建数据要素制度体系。数据要素制度体系的首要关键点,在于推进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和价值创造中的价值化进程,着力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具体来说,聚焦当前数据交易市场建设现状与问题,厘清数据在采集、应用等全过程中各参与方的权利,为推动数据有序流转、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保障。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新生力量,也是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产业则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与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需立足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打造具有引领性的先导性支柱型产业。一是鼓励现有行业头部企业发挥“头雁效应”,依托创新技术、数字平台等形成开放共享机制,加快推动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二是打造前沿产业各个细分领域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聚焦创新驱动与差异化竞争,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奠定微观基础,并进一步为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贡献中坚力量。三是强化数字经济深度赋能作用。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经济形态,其内在包含的数字技术驱动逻辑正在成为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杠杆。因此,需要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共享结合的数字技术体系,深入推进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融合创新突破,最大限度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需要。

任保平,作者系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