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2023年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 贾双双:让重装支座变灵动的“女汉子”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23年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 贾双双:让重装支座变灵动的“女汉子”

来源:中工网
2024-03-02 10:47

人物名片

贾双双,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研发部高级工程师。从事研发工作10余年,她主持了3项国内重点项目桥梁转体装置设计、安装和转体,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拉索桥梁支座、减震储备型支座等68项产品研发及应用,创造近亿元效益。主研获奖科研课题2项,取得专利30余项,其中“补充硅脂型耐久球形钢支座”项目荣获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和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人物速写

浓眉大眼,素面朝天,说话办事利索果断,贾双双就是大家眼中“风”一样的女子。作为一名女工程师,每天不仅仅要面对各种实验材料和数据“烧脑”,还要“玩转”各种机械设备,明明是个“小女人”,工作中却活成了“女汉子”。“我觉得挺正常,这就是我分内工作呀!”贾双双笑着说。

说起专业知识,贾双双如数家珍,保定市乐凯大街南延工程、福厦铁路太城溪特大桥、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等项目,都留下了她“奋战”的身影,她以扎实的业务功底,精益求精、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和同行的赞誉,成为企业技术团队中不可多得的“女将”。

贾双双和工友一起讨论实验数据

“工科女”成为技术部的“小跟班”

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小时候大多有一个公主梦,可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的“85后”贾双双经常帮父母干农活儿,觉得自己的未来应该跟“土木”打交道更合情合理。

2005年,贾双双高考后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却放弃了“土木工程”专业,选择了河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只因为父亲说“这个专业更好就业”。

“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学好它。”贾双双暗下决心,并埋下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种子”。大学期间,贾双双学习刻苦、认真,偏爱自动化和电气控制,经常与老师探讨交流问题,还辅助师姐做过一些课题研究……2009年,贾双双拿着“优秀成绩单”毕业。

拿着毕业证书,贾双双先应聘到沧州市一家汽车模具公司工作了半年,后来通过亲戚引荐,成为了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专业对口,离家近”,贾双双特别珍惜这份工作,干劲儿十足。

尽管是科班出身,可是当一大堆图纸摆在贾双双面前时,她还是有点懵圈,“计算公式该用哪个?”“纸上的数据怎么‘落地’”……对于这些搞不明白的问题,贾双双边学边问同事,尤其是中午休息时间,她也不放过,总是追着老师傅后面求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几个月后,贾双双这个技术部的“小跟班”能够自己测算数据了,“桥梁支座的承载力如何计算,强度如何计算,外形如何设计”这样的问题已不在话下。于是,贾双双参与到与桥梁设计院合作出系列化图纸的工作,即给桥梁支座“蓝图”。“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历练机会,让我对支座参数和实际应用了解得更深入。”贾双双坦言,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一定会有收获。

重大项目从“参与”到“独当一面”

2011年至2012年间,技术部对“补充硅脂型耐久球形钢支座”项目进行攻关研究,贾双双就像是“小学生”一样,技术部的老师傅分配给她关于这个课题的“作业”,她就按时保质量地完成,因为她明白自己计算的每一组数据对下一步实验至关重要,经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这个项目获得了“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贾双双以“第九完成人”的身份,拿到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者证书。

“体会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分享了科研成果的喜悦”,贾双双在工作中就像上紧了“发条”,在实验室和车间之间往返忙碌着,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渐渐成长为技术部的骨干。

2012年,企业领导将一项“三向测力支座系列化设计”项目交到贾双双手里,这也是她第一次“挑大梁”主持项目,自然非常用心。

据了解,这种桥梁健康监测支座在市场上成本比较高,普及应用比较难。如何第一次给支座赋能的同时,又将产品成本降低呢?贾双双带领着2个人的小团队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攻关。

那时候,为了工艺的验证,她每天“长”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工作,渴了喝口凉白开,饿了吃盒饭。为了更快地将实验数据和成果进行生产验证,她索性借来了单位的旧电动三轮车,不顾美女形象,像个“收废品”的一样,随时将“新鲜出炉”的样品或者产品切片搬上车,拉到车间实验……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失败的打击,让这个27岁的姑娘终于绷不住劲儿地大哭了一场。不过,释放完心中的委屈和不甘,贾双双擦干眼泪继续干。遇到瓶颈时,她网上找资料,查找相关的专家论文细细研读,实在过不去的坎儿,就和一些专家老师进行探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年的反复实验、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完成了该项设计,贾双双在技术部也因此“一战成名”,用执着创新的精神赢得了技术部和企业领导的认可和赞扬。

勇担“大任”屡创世界奇迹

用“小女子身上蕴含着‘大能量’”来形容贾双双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15年起贾双双开始担任企业研发二部副经理,主要负责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安排、实施困难的协调解决、实施进度的监督、专利的申报及部分管理工作。2019年,升任为经理,主抓具体工作的同时,还增加了知识产权认证工作。肩上的担子重了,贾双双努力将压力变成动力。

2019年,贾双双接到了保定市乐凯大街南延工程桥梁转体装置设计、安装和转体任务,面对这样一个吨位400000kN,总重量近80吨,采用拼装结构的“大活儿”,贾双双“运筹帷幄”,关于转体球铰的加工和运输,与技术、生产等部门共同协商,制定了“制造、运输方案”,并得到多位专家的一致认可。密切跟踪中期转体球铰的加工过程,积极协助一分厂解决加工过程中精度问题。针对转体过程,负责水平转角的屏幕显示项目。为保证显示顺利进行,联合恒力铁科制定了2套方案,并在转体样品上进行多次测试,转体前再次进行实测。随后2019年7月30日凌晨转体的顺利完成,水平转角的屏幕显示也成功完成。“其转体重量为世界第一!”贾双双和参与过该项目的职工至今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2021年8月23日,贾双双带头攻关的福厦铁路太城溪特大桥380000kN特制转体球铰的设计加工和安装顺利转体完成,外形为目前国内最大。

人生,需要用满腔热血去迎接挑战,总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跌宕前进的,贾双双就是如此。

2022年8月3日14时20分,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仅用90分钟铁路“窗口期”,重量3.2万吨,梁长122.75米,高117米的大桥T3号墩,顺时针旋转77度,跨越32股铁路线,实现“华丽转身”。

殊不知,这座国内跨股道数量最多,具有特殊动力系统的转体桥创造了“两个世界之最”和“三项国内首次应用”的大桥成功转体背后,是贾双双带领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团队研发设计和制造付出的艰辛。

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到该项目后,贾双双作为项目总工程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先后解决了因空间无法按传统工艺安装的难题、转体精准控制的难题、速度匀速可控的难题。

“由于转体系统不仅安装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且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当时,贾双双尽管已身怀六甲,毅然冲到了湖北襄阳的工地现场进行指导,当她跳入基坑里与研发人员一起推进项目进度时,同事们因担心她的身体,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她却是一心扑在工作中,忘记了自己腹中的“小宝宝”,顾不上休息、吃饭,尤其是为了保证大桥顺利转体,在当天晚上与大家一起奋战,熬了个通宵。身边的同事暗地竖起大拇指,称呼她为“拼命三娘”。

国内首次采用转体加悬臂拼装技术上跨既有线;国内首次采用双排桩进行既有线深基坑防护;国内首次在跨铁路线桥中采用新型合成材料,襄阳北编组站大桥转体项目这三项国内首次应用,以及此前一些重大项目的成功完成,让贾双双成为了行业内的“名人”,不愧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批次人选。

坚持传帮带为企业打造人才“蓄水池”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贾双双深知这个道理,所以非常重视对新进企业技术员的培养,特别是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场“小白”,贾双双做到亲力亲为,手把手教他们设计软件的操作、结构设计,特别是对图纸公式应用计算,如何让图纸上面的数字“落地”,这些她作为新员工时遇到的难题,都一一认真耐心地教给大家。

张泽政是贾双双的徒弟之一,虽然是“00后”,但是贾双双发现,他在学习技术方面却颇有股子韧劲,在做抗拉摩擦摆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张泽政一边钻研思考一边向她求教,为了让张泽政尽快学成,贾双双将支座设计原理、流程一点一点地给他解释明白,告诉他设计计算怎么算……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认真学习,张泽政很快成长为能够熟练制造的技术员之一。

“我们都十分感谢贾工的悉心教导!”作为贾双双多年的徒弟和搭档,职工李文松特别有发言权,因为他从贾双双那里学到了许多专业技术,如今在公司轨道市场部干得“如鱼得水”,成为业务骨干,“做销售的人懂技术,才能显得专业,从而让客户更信服,这些知识是我和贾工一起工作时学到的。”李文松由衷地说。

贾双双认为,同事间,要多理解,多沟通,多想办法,少抱怨,少责备。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适时组织部门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凝聚力。就这样,从原来带两三个人的团队,到如今带十几个人的团队,贾双双真正成为了一名“良师”,为企业打造人才“蓄水池”成功助力。

人生如果没有挑战,就体会不到勇攀高峰的恢宏气势;人生如果没有挑战,就体会不到勇立潮头的豪情壮志。如今的贾双双在不停的人生挑战中成就了自己,她不仅是一名高级工程师,还是高级车工,高级铣工,2015年被评为衡水工程橡胶产业“优秀工程师”,入选河北省科技专家库、衡水市科技专家库、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河北工信部专家库专家……“特别感谢领导们的大力培养和指导,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团队管理、新产品推广方面、在借鉴成熟新技术方面等。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挑战新的突破,取得新的工作业绩。”面对取得的成绩,这个39岁的“女汉子”用最直接和朴实地话道出了心声,用最平淡的语气,最平凡的行动,做着最有意义的事。

(文/河北工人报记者杨艳 图/河北工人报记者李昊男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