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袁微子先生诞辰110周年

袁老的103封回信留下一段佳话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4-01-18 13:26

原标题: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袁微子先生诞辰110周年(引题)

袁老的103封回信留下一段佳话(主题)

文并摄/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参观了《一代宗师 教泽永存——袁微子与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主题展览,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袁微子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

展览展示了近百幅生动的历史图片,袁微子手稿遗墨、调研笔记、与一线名师的103封回信,吕叔湘、刘国正等著名学者的书法题赠,以及袁微子历史视频资料等珍贵展品,无不呈现着老一代教育学者的学术成就和精神财富。

1

袁微子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教育家顾明远评价袁微子是继叶圣陶、吕叔湘先生之后推动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改革的一代宗师。他曾参与多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研工作,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编了以“读写训练项目”为核心的全国统编教材,为新中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创举

创新语文教材 增加读写训练环节

展览的第一部分是袁微子青年时代的事迹。通过两个展柜来展示袁微子青年时代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及部分调研、学习、会议笔记,还有袁微子的部分手稿。其中有一篇“一次试讲的前后”,就是他自己撰文记录登上讲台讲授《在仙台》的一些反思。另外一篇《人品、文品》写于1988年,是他悼念恩师、老社长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字,情深意切。

1977年,老一代专家很多都已退休,重新归队的袁微子成为了小语教材编研工作的主心骨和领头羊。袁微子领导编写改革开放头十年的这几套小学语文教材,相比以往有了很大创新。比如他按照叶圣陶先生加强教材语文训练系统的建议,增加了读写训练的环节,开创了历史。他很鲜明地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贯穿到教材建设的全过程,不是贴政治标签,而是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自觉地用这套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指导。

袁微子也十分重视到一线课堂去听取师生对教材使用的反馈。他年过七十还亲自走上讲台,给全国教师们示范讲授《在仙台》这篇公认比较难上的课文,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次授课的实录也流传到了日本,有日本学者就将此作为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典范进行了深入研究。

故事

袁微子写给一线名师的103封回信

展览的第二部分,集中介绍了袁微子为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一个展柜里展示了袁老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论著。他结合自己多年中医临床经验,还主编了《中医临证基础》等书,后来长期作为很多地方中医学院的教材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组展柜中,集中展示了袁微子1980年至1991年间写给浙江省第一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朱雪丹的103封信的复制件,原件目前被袁老的家乡浙江桐庐县档案馆永久收藏。这些信件记载了中国基础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朱雪丹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认识袁微子的,当时她已经是浙江省非常优秀的特级教师。但是见到袁微子后,她意识到自身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于是就和袁微子结下了师生情谊。

在这103封信里,师徒二人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研讨,袁微子非常欣赏朱雪丹的勤奋和灵气,对她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比如他的信中提出让朱雪丹对于每堂课都要做教学反思的笔记,定期寄送给他进行批阅指导。两年多的时间内,朱雪丹就写了二十多本教学反思笔记,袁微子都做了认真的批阅。朱雪丹也成长很快,走出浙江省,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小语名师,并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朱雪丹整理出来这些信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进行了出版,至此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阅读这些信件。

继承

孙女受祖父影响 选择小学语文教学

袁微子先生离世已经30多年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孙女袁日涉在祖父的影响下,也选择了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目前是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语文教师,续写着这个教育世家的动人故事。

谈及爷爷的语文教育论著对自己的影响,袁日涉称,站在今天新课标教材的时代背景上来看,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小学语文,这两件事有何关系?后来她发现,马克思主义中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其实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可以看到的。“比如说,现在的素养导向螺旋式的上升,同样一个目标在不同的年级当中,我们如何去分层次分步骤落实,再加上实践的观点。”

在袁日涉看来,小学语文课堂和体育课一样,是实践的课堂。“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他做了哪些语言的实践,并从中实现他语文素养的提升,我越来越感觉这一点很可贵。”袁日涉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当中,尝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小学语文结合起来,教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袁日涉表示,对爷爷语文教育理论最好的继承,就是将展柜里的这些论著知识在语文课堂里生长和发展。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