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丨“违法怎么了”的狂言背后,藏着可怕的就业潜规则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丨“违法怎么了”的狂言背后,藏着可怕的就业潜规则

来源:中工网
2024-01-10 07:07

e网评

龚先生

近日,一段“公司女高管违法开除员工”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视频内容显示,一女子与视频拍摄者疑似就解除劳动合同产生了矛盾。拍摄者指出公司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该女子回应称,“我就违法了,怎么着?”“我就是违法解除,你去告我吧!”“我让你两年半找不到工作。”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

句句话语刺痛众人心,此事迅速登上热搜。舆论发酵后,北京尼欧克斯科技有限公司就此事致歉,并表示已责令涉事人力员工井某停职反省并严肃处理,同时声明解除合同程序依法合规。从媒体的后续报道来看,企业是否存在“恶意解除”、HR是否是闹情绪说气话、劳动者是否胜任工作、解除协议是否合法生效,等等诸多细节和责任尚不明确,有待有关部门跟进调查。

这一事件之所以引爆舆论,主要是因为这位HR的态度过于简单粗暴,言语中透露出对法律的藐视、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引发了网友极度不适、心有戚戚。

让广大网友不忿的是,这些藐视法律的话语似有所指、似曾相识,让人联想到许多没有宣之于口但是的确存在的就业潜规则——“有过劳动仲裁经历不要”“试用期一过就辞退换人”“维权尽量拖着”,等等。这些“隐形门槛”不仅仅影响着公平竞争就业,更让劳动者“心知肚明”地不敢维权、放弃维权。

“我就违法了,怎么着”——

这句被网友评为“最刺耳”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对“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眼下一些用人单位对于到底是违法解除还是合法解除不怎么在意。因为劳动者入职时间短,企业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差异不大。更有一些单位钻法律的空子,利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成本低”频繁换人。

17047919731461110_845x482

图源:新华社

“我就是违法解除,你去告我吧”——

这句话戳中的是劳动者在维权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一些公司违法辞退员工还不怕“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谙劳动维权成本较高,笃定不少劳动者“怕麻烦”“耗不起”“不去告”。面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协商不成需要走劳动仲裁,而一裁两审程序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更长时间,期间消耗的时间、精力和费用等往往让劳动者望而却步。因此,部分企业不仅违法辞退员工时底气十足,而且会刻意渲染依法维权的困难以打压劳动者使其放弃维权。

“我让你两年半找不到工作”——

部分网友猜测,此话针对的是竞业限制。在涉事企业的声明中,孙某入职时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及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那么,劳动者是否会受到该条款影响“两年半找不到工作”?实际上,按法律规定,若在离职时需要员工遵守竞业限制,企业应当向该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而且,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普通员工签订竞业限制无效。

一些具有非通用专业技术的员工求职的圈子并不大,如果有所谓的HR“共享招聘黑名单”“行业封杀”,那么维权的员工会受到口碑影响,很难再找工作。即使是对普通劳动者,目前也有一些企业会违规背调劳动者个人信息,部分企业要求上一家单位提供离职证明等。种种手段之下,别说有过维权、劳动仲裁等经历的劳动者,就连普通求职者任何一个小“把柄”,都可能成为用人单位不订立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的借口。

17047926698841002_667x499

图源:新华社

事件中HR的话语可能只是一时情绪过激,但网友担心的是各式各样的就业潜规则在作怪,它们侵犯着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剧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对立,破坏着就业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打掉“违法怎么了”的嚣张,需要以更完善的法律、更严厉的监管,真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方面,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适当压缩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一审、二审时间,一如不少地方正在实行简易审理程序、一裁终局等;另一方面,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监管,打击企业违法用工行为,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只有彰显法律的力量,让劳动者知道依法维权、主动维权并不吃亏,让用人单位知道违法必究、法律红线碰不得,才能让就业潜规则无所遁形,营造出公平的就业环境与和谐的职场氛围。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