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丨为了那种愉悦,年轻人涌向夜校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现场·我在我思丨为了那种愉悦,年轻人涌向夜校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3-11-08 07:25

【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为了那种愉悦,年轻人涌向夜校

罗筱晓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报名,一时间兴起了“夜校热”。该夜校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办,7年来,相关课程已由最初的艺术类延伸至红酒品鉴、桥牌、Vlog拍摄等,涉及生活、时尚、益智游戏的诸多领域。

过去,夜校主要是为有提高文化或专业技能水平需求的人提供继续教育的场所。相比之下,上海这所夜校更像是一种新型的市民兴趣班。据介绍,夜校今年秋季班报名启动当天,有65万人在线争抢1万个名额,大多数课程名额在一分钟内被抢光,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不同人群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补给,但对于大多数上班族而言,这类精神补给似乎还不足。比如,未成年人有少年宫,老人有老年大学,但介于二者间的青壮年人想学点什么,往往只能诉诸市场化经营的教学机构。无论是常见的健身、书法课,还是相对小众的插花、陶艺班,单节课程收费动辄数百元。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能找到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是有限的。

上海这所夜校恰好击中了上述痛点。据悉,其招生范围为18岁~55岁的中青年,自开办以来学费一直是500元12次课,价格十分“良心”。更难得的是,学校还选了部分非遗保护项目作为开设课程,授课老师大多是各自领域的老艺术家或老师傅。

当然,“钱包友好型”的学费和优质的场所、师资条件只是夜校受欢迎的客观原因,而年轻人愿意在多种多样的夜生活方式中选择“上学”,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体会到了学习的魅力与乐趣。

早些时候,我曾到山东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就“每周一讲”讲座进行采访。截至今年4月,这一讲座已开办40年,它不考试、不发证,但有市民坚持听讲30多年,就为“多学点知识、多了解世界”。

我想,相似的想法也存在于那些坚持去上夜校的年轻人中。

实事求是地说,步入职场后,人们更多是在输出自己的知识、经验储备,在工作中常常要重复已经完成百遍、千遍的流程与任务。在“感觉身体被掏空”的语境下,无论夜校课程是高雅艺术还是实用技能,人们或许都能体会到久违的好奇感和吸收新知识带来的充实感,获得一种来自精神上的愉悦感。

很多人时不时会感叹“真想回到上学的时候”,诸多原因中,一个共性答案是:学生时代生活简单、思想单纯、吸收新鲜事物。夜校的出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时光倒流”,成年人可以暂时逃开工作、生活的压力,放下做许多事情有意无意带有的目的性或功利心,在纯粹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放松。同时,在夜校,年轻人还可以接触到生活圈之外的人和事,增加对外界的了解,开阔自己的视野,而这种收获的价值丝毫不亚于课程本身。

年轻人上夜校是追捧文化生活的表现,这也给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目前,除上海外,浙江杭州、广东广州等地也开设了晚间或周末上课的公益课堂。从成功的案例来看,夜校这种重出江湖的“旧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年轻人,但要长久办下去、办得有声有色,关键还要看里面装的“新酒”够不够好,是否针对青年人的需求开设有质量、有特色、价格亲民的课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搭台牵线,用政策、资金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进入包括夜校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让充盈精神的诉求得到回应,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做得够实、创意更多,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生活劲头才会更足。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