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胡万琪:练就过硬本领把“千斤重物”变为“鸿毛”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3-10-12 17:14

【代表风采】

原标题:

胡万琪:练就过硬本领把“千斤重物”变为“鸿毛”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仕强

“我是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成长起来的,是工会组织培养了我,工会组织为我们技术工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平台,能被评为2023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和当选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我感到十分荣幸,更觉得责任重大。”日前,37岁的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技师胡万琪给几名年轻职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一直强调要苦练技能,多参加竞赛活动。

胡万琪介绍,他从部队复员后来到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从事港口机械一线操作工作,至今已从事桥吊工作15年的他,也从一名新手学徒成长为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操作部主管。成长的背后是他立足岗位、苦练本领结出的硕果。

“虽然我的工作每天只是与一个个铁皮箱打交道,但它们装载的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未来。”胡万琪用充满自豪的语气对记者说道,桥吊司机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看似简单轻松的操作,要做到快速高效、一次到位、近乎无声响,需要进行长年累月的练习和实操。

他回忆道,从部队复员进入公司后,他跟着师傅学习桥吊技术,8个多月后就开始正式上岗,比计划上岗时间提前了近两个月。胡万琪坦言,一开始接触场桥这一庞然大物时,他便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与感激之心。“对我来说,场桥不光是一台冰冷的机械设备,更是我人生路上的忠实伙伴。”

上班奋战在驾驶室,下班一头扎进书本里充电,这是胡万琪每天的真实写照。为了更好地掌握集装箱吊装的一次性对准,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和无作业任务的时间到桥吊操作室去反复摸索其中的要领。当其他同事午餐时,他却仍在苦苦“折腾”在哪一个位置下吊具会最省时;当大家在一起“歌舞升平”时,他独自一人在钻研相关的专业机械书籍,他不仅仅想熟练地操作它,更想详细了解它的每一个性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实现了“干一行,专一行”的人生信念。桥吊司机每小时的单机作业量在一般在15个自然箱,而胡万琪每小时的单机作业量能达到25个以上自然箱,在他手上“千斤重物”就变成了“鸿毛”。同时,他还在2015年重庆市港口行业二类技能大赛中,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场桥组第一名,获得重庆市人社局颁发的二级技师证书,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技师。

2016年,果园港推动智慧港建设,港区需要实施场桥远程操控系统重点技改项目。胡万琪当仁不让地担起了技改重担,在实施场桥远程操控系统扩能畅通重点技改项目,胡万琪带领组员熟练掌握了一个远程操作司机同时对3至4台场桥进行作业控制技术,实现果园港对港区场桥实现无人操控半自动化远程操控,让果园枢纽货物中转效能大幅度提升。

2019年,胡万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旨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活动,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劳模的代表性、影响力、话语权。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劳模创新工作工作室成立以来,自行研制集装箱双排门架喷淋消毒装置、增设闸口高度限制报警装置,完成远控场桥的智能防风锚定自动化改造、场桥托令电缆滑车车轮改造等创新成果、防止集装箱作业过程中的“保龄球”事故等创新成果转化等成果,实现综合物流成本下降,取得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如今的胡万琪不仅在专业技术领域是佼佼者,也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傍身,但他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无私地将操作技巧传授给刚刚接触场桥的同事,用实际行动引导同事立足岗位、苦练本领。

2022年,果园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8万标箱,同比增长73%,实现了果园港从“内河港”向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世界中转站”的转变。果园港从最初只有4台场桥,2个堆场……到如今发展成为内陆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胡万琪是见证人之一,更是建设者之一。

谈及未来打算时,胡万琪坚定地说道,作为一名工会代表,同时也是一名全国劳动模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用实际行动干好工作,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素质,带动更多集团产业工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为集团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