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蒋晓东:以木为友 与木作伴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蒋晓东:以木为友 与木作伴

来源:中工网
2023-09-12 09:22

出生在木匠世家,17岁拜师学艺,蒋晓东说自己的命运和木器紧紧相连。作为一个“惜木如金”之人,他研究榫卯结构,修复、制作古典家具,整天都泡在自己的厂房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蒋晓东专业术语滔滔。在其看来,榫卯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从事这一行的匠人们也慢慢从一开始的谋生之道转为纯粹的热爱。“我坚信,传统木器制作会受到更多年轻人喜爱,这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文化自信,许多年轻人来找我们学习,他们的热爱是最朴素和真实的。”

修复一件明代老家具 最长耗费五年时间

蒋晓东是2020年上海工匠、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目前是上海浙申家具有限公司技术总指导。他曾凭借着一张纯手工制作、桌面全榫卯结构组成的仿古家具赢得了上海工匠评审现场评委们的青睐。1991年,来到上海一家私营老板的厂里从事老家具修复,一待就是30多年。1997年,私营老板的厂家因经营不善倒闭,这也逼着蒋晓东自己出来创业。凭着一手好手艺,他渐渐有了自己的厂房、自己的工作室,也有了自己的徒弟们。

“一开始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白天是工作台,晚上工作台就是睡觉的床。”蒋晓东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爱上了榫卯,爱上了和木器打交道。木器都是有温度、有灵性的,“你看这块海南黄花梨,它的表面会有那种移步换影的效果,非常神奇,而且和木器待的时间越长,人会愈发感受到木的清香和木的积淀。”从蒋晓东的眼神里,记者也察觉到他“痴”的一面。

30多年来,蒋晓东潜心研究古典家具制作和明清传世古家具的修复。庄从周 摄

30多年时间,蒋晓东潜心研究古典家具制作和明清传世古家具(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等)的修复事业。为诸多国内外爱好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家修缮过老家具。很多老家具残缺不全,蓬头垢面,得除去浮尘和积土,有时还有水泥浆、沥青、化学油漆。蒋晓东告诉记者,修复一件明清老家具,在他手里,耗费的时间最长可达5年。“拿到老家具,水冲、特制的刷子刷,阴干一到两周,熏蒸消毒,去虫。”这才是刚刚开始的步骤,对于缺失或损坏的部件,蒋晓东坚持要用近似年份、相同材质的木料残件进行修复,往往这一环节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满世界的找料,去匹配,大海捞针一般。如若能成功找到,我可能比主人还高兴,毕竟这些老物件,在我手里延续了它的生命。”

从谋生到热爱 纯手工技艺正年轻

蒋晓东一直说,这一辈子可能就做木工这一件事了。在他看来,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才能让老家具的修复和制作更有“魂”。在他的工作室里,放着不少他亲自制作的榫卯结构。顺手拿起一块结构,他便如数家珍,“榫卯结合种类太多了,常见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等。”由于整个厂都是纯手工制作和修复,所以一年下来,厂里的产量可以用低来形容,“一年修个做个几百件吧,说实话,利润也不高。”蒋晓东只想把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做到极致。

他告诉记者,虽然厂里的师傅们年纪都挺大了,但觉得这门手艺正年轻,因为他接触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才来学。“我们当时很多师傅,是因为谋生需要选择做木工。但我身边,很多年轻人和我一样,喜欢研究榫卯结构,更喜欢自己做。”

从爱上古典家具、制作古典家具,到研究古典家具,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承尽显其中,蒋晓东很庆幸自己能成为一名木器匠人,并通过自己的双手继续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劳动报首席记者 庄从周

责任编辑:杜亚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