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来源:浙江日报
2023-02-06 10:32

原标题: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从世界历史看,现代化确实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道,为了谋求民族复兴,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和奋斗,然而,精英式的改良和革命路线,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没有新的思想和强大政党组织来凝聚社会力量,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

在救亡运动的关键时刻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证明,现代化道路不止一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我们致力于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基本共性,更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第一,从主体范围看,要让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国家进入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难题。第二,从发展水平看,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体现。第三,从文明程度看,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第四,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尊崇自然、顺应自然,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第五,从实现途径看,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立足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因此不能“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能复制“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搞“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就意味着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能够从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来思考现代化道路,科学合理地化解人与自然、与人类自身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人类自身的和解”,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既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又注重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象,交出了一份份令世界瞩目的满意答卷。而这一切都源自我们正确坚定选择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自主独创的,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人间正道。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定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奋进、阔步向前。

没有发展主动权,就没有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掌握了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在独立自主中开拓前进,在自力更生中自立自强,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李包庚、耿可欣,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