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奋斗在路上之最美职工 | 许纪平:18天,出师!10年,筑梦!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这十年·奋斗在路上之最美职工 | 许纪平:18天,出师!10年,筑梦!

来源:中工网
2022-09-20 14:18

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

红砖水泥一瓦刀,万丈高楼平地起……

从重庆的一个小山村走到天安门广场要多久?动车飞驰,也许只要一天,但许纪平却走了十年。2019年10月1日,他乘坐国庆阅兵式巡礼24号彩车,从天安门前驶过,十年的辛酸与磨砺变作此时的荣光。2021年7月1日,他再次应邀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他两次走到天安门,也曾两次南下,两次北上,最终这位山城娃落脚在平原,选择了手持瓦刀,一身灰尘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920141502

手艺越练越精 设备越来越牛

抄平、放线、立皮数杆、摆砖撂底、盘角、挂线、砌砖勾缝……刚拿起瓦刀,许纪平祛除心浮气躁,仅用一个礼拜就把“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对平”等砌墙要诀熟记于心。正常一两年才能“出师”,他愣是凭借执着和天赋仅用18天就成了能独立砌墙的“大工”。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层一层从“炼狱”走过的18天。白天跟着师傅学习要领,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醒着,拎着瓦刀、拿着砖头一遍一遍练习,光抹灰一项就练习数百遍……

成为大工后,许纪平的成才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一次猝不及防的“打脸”令他难堪,也让他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

那是一次许纪平所在的项目工地总工在工地巡查,发现他手脚麻利,但因为赶工期,所以活儿干得有些毛糙,于是当场让许纪平将刚砌好的墙推倒重来。

自此,许纪平的砌筑工匠“修炼”之路才真正开始。十几年过去,经过无数次磨炼和捶打,许纪平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从只能砌一般墙体的普通泥瓦工变成了能砌各种造型、甚至能从事仿古建筑砌筑的多面手。平平无奇的瓦刀在他手中仿佛自带“准星”,无论是砍、削、砸,还是捣、抹、切,都能准确到位,几乎没有误差。他的砌砖速度也突飞猛进,最多一天能砌4000多块砖。

十年间,变化的不仅是许纪平的技术、手艺,还有工地上的设备。

从最古老的吊线锤到现在的激光水平仪,从瓦刀、手锤和钢凿刨锛,到切割机……甚至还有机器人的加入。

“砌墙的机器人还没有,但是机器人会打混凝土,给地面铺砖的机器人都出来了……”许纪平说,机器人的出现一方面让部分工作摆脱了人工,同时机器人还需要有人“监工”。“对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许纪平告诉中工网记者。

当“头雁” 带领更多工友跟上时代

2018年4月,全国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大赛“海选”,许纪平获得赛区第二名。他悄悄观察第一名的作品,觉得再练练“我也行”。

当年5月,许纪平“修行”归来,一举夺得河南省职工职业技能砌筑工大赛第一名,并代表河南队出战全国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大赛。经过两个月日均十几个钟头的实操、理论训练,比赛当天以“快手”著称的许纪平放慢速度,稳扎稳打,终以总分88分成为全国砌筑冠军。

此后几年,许纪平相继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职工”等称号。荣誉加身,许纪平没有躺在“光荣册”上沾沾自喜。他清醒地认识到“我还要花功夫把砌筑这个行业做强做精,变成新时代的知识型、智慧型工人”。

回到公司后,他领衔成立了许纪平创新工作室和数字小镇项目创新工作室联盟,先后实现技术革新十余项,已获得受理发明专利5项,受理实用新型专利27项。

2020年8月,许纪平受聘担任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工匠学院院长兼砌筑工导师,开始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生涯,辅导工友数千人。此外,他还常常到施工一线,手把手指导工人提升砌筑技能。经常和他切磋砌筑技能的工友王勇军受到许纪平的影响,专业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在多个技能竞赛中获奖,也在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许纪平坦诚:“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人必将越来越多地替代建筑工人,装配式建筑也会让砌筑工越来越缩小作业空间。”但他同样认为,无论时代咋变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永远进取的奋斗精神都不会过时。许纪平对中工网记者说:“我要现身说法,带领更多工友跟上时代,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产业工人。”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