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匠人聚天山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非遗匠人聚天山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8-14 01:40

原标题:非遗匠人聚天山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实习生 徐鹏威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乌鲁木齐市新疆美术馆开展。5天的展期中邀请了对口援疆19省市19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新疆14地州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八方非遗匠人齐聚天山,为广大人民群众奉上了一场可看、可听、可品、可感的非遗盛宴。

各方匠人齐聚首

“非遗保护谱新篇,人民非遗高扬帆……”明亮的嗓音、鼓点阵阵、月牙板清脆的节奏吸引了大批观展游客聚在了河南非遗展馆前。正在进行表演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洛大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张怀生。

“我1954年从河南来到新疆定居,今天能在这里听到老家的乡音我感到很亲切,河南和新疆是我都热爱的两个家乡。”前来观展的新疆兵团退休职工张女士说。

此次非遗展各方匠人齐聚首,共有1000多人参展,采取“主会场+分会场”“日场+夜场”“动态+静态”相结合的办展模式。在主会场设序厅、多彩非遗、乐舞非遗、指尖非遗、云上非遗、潮趣非遗、致趣非遗等7个板块的同时,在自治区博物馆、新疆艺术剧院人民剧场设立分会场,充分体现了非遗的无限魅力。

“要想学好河洛大鼓不仅需要有文化的积淀,还要坚持不懈的练身段、眼神、唱腔等,不能急于求成,一个能登台表演的大鼓演员最少都得有20年的学习。在从前人们文娱生活较为贫乏的年代,咱这个艺术就是‘轻骑兵’,走街串巷为人民送欢乐。”张怀生从艺53年,他认为河洛大鼓的曲艺中不仅蕴藏着一个传承人的成长记忆,更饱含着中原大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

张怀生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为了传承和发扬河洛大鼓,他选择采用了普及法,深入大中小学校开展艺术培训,目前已达到5、6千人的学生规模和近2万人的受众。这次到新疆来交流,他希望能帮助对口援建的哈密市组建起一支河洛大鼓表演队。

“我们通过勾线、汾水、薄施淡染等技法将画面溶于釉下,使其平滑光亮,具有饱满的水分感,经过高温烧制后,就会呈现出莹润光洁的质感。”展览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利一手握笔,一手把胚,正在进行“汾水”的制作工艺。

“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醴陵釉下五彩瓷。”陈利说。此次非遗展,陈利向新疆美术馆赠送了自己的代表作《万紫千红》,瓷瓶上四朵巨大的牡丹展现出华贵开放的国花风采。

让非遗在新疆焕发风采

天津展厅展位上,杨柳青木版年画青年传承人郗旺正在埋头雕刻。

“我们不能让这种手艺断了代,作为年轻人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找一个突破口,可以把年画中的精华,比如色彩、构图等元素提炼出来,应用到文创产品中,不仅仅在年画中展示,而是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郗旺说。

此次非遗展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促进新疆与19省市甚至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交融和交往,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洁说,“后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民用体系建设、阵地建设、传承人队伍建设、传统工艺振兴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学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更高、民众的参与度更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这次非遗展上有四大名绣里的湘绣、苏绣、粤绣,还有其他绣种,针法题材各有不同,湘绣的代表题材是老虎、苏绣长于绣猫,粤绣针法多盘金绣、垫高绣。通过与其他绣娘的交流学习,我觉得还要取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形成自己的优势,多在针法与题材创新上下功夫。”疆绣代表性传承人钱美荣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