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让卫星不断廋身降本 - 视频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科技创新”让卫星不断廋身降本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8-08 08:20

    原标题:“科技创新”让卫星不断廋身降本

    在浩渺太空,当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正不知疲倦地扫描地球,将海量卫星影像实时传送回地面。从7年前首颗“吉林一号”升空,到如今54颗在轨,源于不懈自主创新,“吉林一号”的重量和成本双双数量级降低,有力推动了我国商用卫星遥感应用阔步走向 “大众消费”时代。

    “2015年升空的首颗‘吉林一号’,我们采用了国内第一个星载一体化技术,使卫星的重量、体积、功耗大幅下降,同样一个亚米级卫星,我们把重量控制到了400多公斤。随着这几年的技术进步,我们研制的第三代‘吉林一号’体重已降至40公斤,重量和成本均只有第一代卫星的1/10,但分辨率始终保持在0.75米的高水平。”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栋说。

    卫星廋身减重,带来研制和发射成本的显著下降。2019年,长光卫星在国内率先实现卫星批量化生产,目前正向年产200颗卫星的目标冲刺。同时,卫星轻量化后,一只火箭可携带的卫星数量相应增加,从而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效率。还在2020年,第三代“吉林一号”便成就了我国海上“一箭9星”的航天发射纪录。今年2月,我国再创“一箭22星”新纪录,其中就有10颗由长光卫星研制的“吉林一号”。

    “随着上天的卫星越来越多,‘吉林一号’星座跨入高速组网时代,卫星图像的实时性与质量越来越好,同时,卫星图片的价格则降低到了初期的1/10左右,这就使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可以消费得起。” 长光卫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告诉记者,基于对卫星图像的后续分析,该公司已在农林、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行业、150多个细分领域研发出一系列遥感卫星应用产品,使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在“卫星+”的赋能下,工作及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坚持以‘低成本、低重量、低功耗、高分辨’为目标,眼下我们正在进行第四代技术的研发,卫星的重量和成本将进一步下降。”王栋介绍,作为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2014年成立之初设想的是2030年达到138颗卫星在轨运行,而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明年就能提前实现这一目标,届时“吉林一号“将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能力,用更加高质优价的遥感数据服务各行各业。(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苏志坚)

责任编辑:陈莉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