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深化改革成企业活力之源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应对低油价挑战工作综述(下篇)
顾威 张园园 王海智
保安、保洁、保绿、维修,这就是振兴物业公司曾经的主业。“三保一修”业务在偌大的辽河油田无论从效益贡献上,还是工作的重要程度上,真可以说无足轻重。可就这么个让人看着不起眼的物业公司,积极探索物业社会化改革新路,把社区经营搞得红红火火:超市、餐饮、居家养老、干洗、家政服务、中介……社区居民生活更方便了,公司效益提高了,还为42名油田职工家属提供了就业岗位。
振兴物业公司的改革是辽河油田公司改革的一个插曲,让人们从中看到了辽河油田公司改革的深入。
“今后我们不要强调困难,而是要找出问题背后的潜力,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识,在转变观念中理清思路,在改革创新中找到出路。”面对低油价的挑战,公司领导多次强调。
2015年年初,辽河油田公司制定出台了深化改革17条意见。整合重组、精减组织机构、完善薪酬分配机制、推动二三线富余人员向生产一线转岗分流……辽河油田公司的改革几乎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一项项改革,让这个已“步入中年”的特大型国企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靠改革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活力不足、冗员难以消化、“大锅饭”、“铁饭碗”……各种弊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辽河油田出台深化改革17条意见,向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个弊端发起了挑战。
国企改革难度最大的是“拆庙减神”。然而,辽河油田公司不回避矛盾,迎难而上,全年减少处级机构9个,科级机构106个,降低管理费用1800多万元,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辽河油田最大的负担是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实施改革试点以来,辽河油田既做好“减法”又做好“加法”,努力盘活人力资源潜力。在减量上,落实“三控制一规范”要求,严格执行“进出两条线”、“出五进一”政策,清退外雇工2506人,节约成本5000多万元。
面对市场萎缩、工作量不足的困境,筑路公司的577名员工用劳务服务为企业挣效益,为自己挣工资。公司还通过“人力资源调剂市场”,将富余人员统一管理、培训、调剂和转岗安置,形成人力资源的“蓄水池”,真正将人力变成资源。
分配制度改革将触动员工的“钱袋子”,是人们俗称的“三铁”之一:铁工资,其改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分配制度改革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尤其是一线员工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因此,辽河油田同样将改革的触角伸向了这个“难点”。
辽河油田出台了新的薪酬分配办法,突出效益导向,强化工效挂钩,实行“增效增工资,稳效稳工资,降效降工资,亏损减工资”的分配政策,激发了全员创效活力。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增效”导向,一举打破“大锅饭”。调整科研生产一线等岗位薪酬标准,开展“双序列”试点,力保科研、一线和艰苦岗位收入不降,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工效挂钩,将公司领导、机关部门与二级单位效益指标挂钩、捆绑考核,同时实施月考核、月兑现,激发了全员的创效热情。
企业办社会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国企也因此被戏称为“带着锁链跳舞的大象”。辽河油田公司积极落实国家“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政策,稳步推进社会职能改革进程。740万平方米供暖成功移交社会企业,矿区三分之一的幼儿园实现社会化,继续进行民用燃气改造,将矿区生活用水划入供水公司管理。矿区相关业务在平稳有序退出的同时,经营效益持续改善。
关停热电厂,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年减亏2亿元;退出锦州燃气股权,减亏500万元……辽河油田深化改革的探索,一步步走向深入。
北京将规定业主购买公房须自交电梯费 2010-02-22 |
物业财务公开背后的困局 2011-11-19 |
京住建委“公维”提取将简化 有望设立应急... 2013-02-05 |
“百年辽河”追梦人 2013-03-01 |
深圳社保局承认500万开发廊宾馆 称没拿... 2013-04-24 |
辽河油田推广联产承包作业模式 2013-06-12 |
辽河油田深化经营自主权改革 2014-11-26 |
辽河油田公司深化企业改革 让“老油田”焕... 2015-08-18 |
辽河油田公司:向“大市场”求发展要效益(... 2015-08-19 |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应对低油价挑战工作综... 2016-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