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来了第一批飞手:过去巡线1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丨三工视频·新360行之无人机巡井工 - 视频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油田来了第一批飞手:过去巡线1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丨三工视频·新360行之无人机巡井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1-04-02 16:53

  三工视频·新360行之无人机巡井工

  原标题:油田来了第一批飞手:过去巡线1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

        3月12日,一场大雨过后,李占恒同他的同事带着“小蜜蜂”开始了一轮巡线工作。
        这只“小蜜蜂”是台兼具“千里眼”、识别“隐身”、自动锁定跟踪等功能的无人机,有了它无论白天、夜间,巡线任务都能轻松搞定。

        李占恒是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作业一区一名无人机操纵手,他的工作是巡查31公里的油水井干线管道,过河道的桁架,查看是否存在泄露,是否有不法分子盗油。
        “这就相当于在天上按了一只眼睛,一旦我们查看到此处有情况,我们就可以使用变焦、远红外、自动锁定目标追踪功能,协助我们快速制定解决方案。”李占恒说。
        “开始执行飞行任务!”李占恒同他的同事,一人负责操控无人机,一人负责查看总控室的大屏幕。组装、起飞、巡查、远传、识别、沟通…两人配合十分默契。在100米的高空中,能将地面上的汽车牌照看得一清二楚。

        在传统的日常管线巡检中,需要员工以目测的方式对设备和管线巡查,碰上跨河桁架,则会需要多绕几里路。如果是雨雪过后,道路泥泞十分难走。自从他们成为了“飞手”,利用无人机巡查以来,200倍变焦、8倍远红外线成像的无人机便成为油水管线巡查的利器。
        李占恒说,一周的从理论到实操的密集培训后,大家就可以通过遥控手柄,操纵无人机进行管线巡查工作。以往人工巡查一趟4公里的管线,需要两个人,一辆车,一个小时完成任务,现在两个人在监控室10多分钟就可以完成。热像仪“穿透”地表探测物体本身发出的红外线,对物体温度分布进行成像,同时远传回监控室大屏,帮助后方判断管道是否泄露。

        “一开始我还不看好无人机,感觉像孩子手中的玩具。”李占恒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他逐渐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对于我和我的同事来说,这个智能设备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有时候执行任务时探查到盗油的不法分子,李占恒会开启锁定目标、自动跟踪功能,随后立即报警。一边通过大屏幕和遥控盯紧不法分子的行踪,一边协同警察进行抓捕。这样既保护了员工的安全,又提高了抓捕率,同时减少了资源损失。

        伴随着无人机的慢慢降落,取下云台,收回机翼,放好遥控手柄,一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李占恒说,作为油田的第一批“飞手”,他感到很骄傲。往后,随着油田数智化的发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是全国各大油田的必选项。无人机操作技术,也会是未来巡井工、巡线工的重要技能。

责任编辑:张文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