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对洱海的守护,是最长情的告白-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现场·我在我思】对洱海的守护,是最长情的告白

工人日报-中工网 车辉
2020-09-10 07:04:0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作为云南大理最负盛名的地标性景点,苍山洱海在为当地带来迤逦风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收益。但曾有一段时间,由于开发过度、保护不够,洱海的水体被污染了——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洱海蓝藻事件,至今令人痛心不已。痛定思痛,当地政府下大力气对洱海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调整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最终还给洱海一湖清澈。

  如今,洱海生态长廊风景如画,漫步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风花雪月的浪漫情调。但这美丽画卷的打造过程是艰辛的,采访过程中当地不少干部给我们讲述了治理洱海背后的故事——“要动很多人的利益”,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洱海周边曾经餐饮、民宿林立,这些店铺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进了洱海;大量游客涌入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压力。保护洱海可以说是一场系统性的攻坚战。在这过程中,诸多餐饮、民宿乃至民居被搬迁转移,划出生态红线,湖进民退……各方利益博弈一度非常激烈。一位当地干部坦言自己曾被家里人指责,“没想到供你读完书找了好工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动自己家的屋子。”

  高质量的保护才会带来高质量的发展,舍弃短期的利益才能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也许治理过程中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牺牲是为了留住美好,惠及子孙后代,毕竟,前人栽树后人才能乘凉——当地各方最终凝聚了这样的共识,并且下定决心,攻坚克难。

  2003年起,当地将保护治理工作从湖内治理转变为全流域治理,重点实施了城镇环境改善及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建设等“六大工程”,开展了诸多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历经多年,洱海的治理理念逐渐从“一湖之治”向“生态之治”转变,保护方式从“保护为主”向“防治结合”转变,保护主体从“部门为主”向“全民共治”转变。

  在洱海边漫步,总会被这样一群人感动:他们风雨无阻,或撑着小船,或站在浅滩,打捞着杂物和枯死腐烂的水草。他们大多是世代居住在洱海边的渔民,如今放下渔网,拿起打捞工具,成为滩地管理员。守护,是他们对洱海母亲湖最长情的告白。

  除了洱海边世居的渔民,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当地各界人员都积极投身洱海的保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顾全大局,忘我工作。环湖截污工程顺利推进,餐饮客栈自行停业,流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搬迁,土地流转、地下井封堵、化粪池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在洱海扎根十几年,他们每天都在为保护洱海殚精竭虑。规划、试验、治理,一步一步,反反复复,不断努力,最终让洱海水质有了较大的变化。

  洱海艰辛的治理过程带来了诸多启示。首先,环境治理一定会触动多方利益,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其次,环境治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再有,环境治理除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更离不开全民参与,只有争取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达成共识,引导更多民众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才能取得治理效果的最大化,而最终受益的终将是人民。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站在清澈的洱海边,远望苍山,不由感慨:美丽的风景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多少人、多少年、多少努力,汇聚而来。

  “政府主导,依法治湖,科学支撑,全民参与”,在平衡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难题面前,大理当地用多年来的治理行动和成效给出了答案。未来的路,还要继续这样走。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