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经典艺术盛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享受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刘文宁
//www.workercn.cn2017-12-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每一个走进故宫、走进国家博物馆、走进国家大剧院参观的中国人,内心或多或少会滋长一种对国家悠久历史的肌肤之亲、对中华民族的血脉认同。不少家长会带孩子看演出、展览,因为他们相信,让孩子走进国家大剧院看芭蕾舞演出,坐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欣赏经典儿童剧,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亲近艺术、向往高雅的种子,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远离网游之类的东西。

  徐悲鸿的《奔马》、傅抱石的《黄河清》、齐白石的《公鸡》……几天前有幸挤进中国美术馆的参观者可谓大饱眼福,而错过10天展期的书画爱好者只能遗憾地与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吴冠中、李可染等近现代中国美术大师的作品擦肩而过。有媒体为此呼吁“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延期或再展。

  从近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的一票难求,故宫“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再现两年前《清明上河图》展引发的“故宫跑”,到之前国家博物馆推出法国卢浮宫珍品展时的人头攒动,还有海昏侯墓文物展引来的蜂拥参观潮……高品质文化艺术欣赏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甚至让主办方有些措手不及。

  一提奥地利维也纳,很多人知道那是全世界的音乐圣殿;去俄罗斯旅行,不少旅行社将“欣赏经典芭蕾舞”列为旅游产品的一大招牌;到了巴黎,很多游客几乎必去卢浮宫。高水平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程度,标识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水准,展示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拥有众多艺术大师经典作品以及珍贵历史文物,加上我国文化市场的纵深改革,高雅文化艺术欣赏这片“蓝海”正在被开发。众多艺术经典之作正在揭开其神秘面纱,向公众展露其绰约风姿。那些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正在活起来。

  经典艺术盛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每一个走进故宫、走进国家博物馆、走进国家大剧院参观的中国人,内心或多或少会滋长一种对国家悠久历史的肌肤之亲、对中华民族的血脉认同。这正是经典的力量——它会在一幅幅画作、一首首乐曲、一幕幕话剧中,让观众的内心激荡起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振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亲近经典作品,涵养高雅品性。那些痴迷于中国古典诗词的人,对粗鄙的网络语言会有天然的反感;那些开车即打开古典音乐频道的人,通常不会成为粗制滥造音乐作品的拥趸。吃穿不愁后,很多人之所以向往“诗与远方”,爱上“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是对更有品位、更充实的生活怀有日益强烈的渴求。也正是在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时代节拍下,故宫及单霁翔院长成为“网红”才成为可能。

  经典文艺作品对普通百姓来说,确实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像一日三餐那样每天离不开。除了少数专业、半专业的忠实“铁粉”,走进高雅艺术殿堂的观众中还有更多非专业爱好者,但他们并不只是看个热闹。不少家长会带孩子看演出、展览,因为他们相信,让孩子走进国家大剧院看芭蕾舞演出,坐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欣赏经典儿童剧,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亲近艺术、向往高雅的种子,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远离网游之类的东西。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透过“美在新时代”画展中国美术馆前排出的千米长队,透过国家大剧院前出没的“黄牛”,公众对高品位文化演出、展览的饥渴可见一斑。让更多专业及非专业的艺术爱好者有机会沐浴在经典艺术的阳光下,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出品更多原创作品,增加演出场馆、场次,治理演出市场良莠不齐问题,向二、三线城市拓展演出市场,合理定位票价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核心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也是广大百姓的殷切期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