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案例:

  【人物】董林,山西焦煤集团杜儿坪矿掘进工

  董林,14年前,成为杜儿坪矿的一名井下掘进工。在中国煤炭业的“黄金十年”,也是煤炭职工的“黄金十年”。那段时间里,所有的工作就是一个“忙”字,就连每年的春节,董林几乎都是在加班。不到3000元,这是董林第一个月的工资。到了原煤价格最火的时候,有的一线工长的月收入突破了1万元!但是,如今,曾经空荡的堆煤场不见了,所有的储煤桶里都是满满的煤。在山西焦煤集团,转岗分流工作即将在2016年实施,目标分流指标已经明确。董林所在的杜儿坪矿,今年便将分流600人左右,未来3年预计共分流3000人左右。

  与分流相伴的是收入水平的下滑。现在,董林每月工资到手5000元左右。同在煤矿企业的妻子,收入锐减到六七百元。20年的房贷,每月3200元的月供,重重地压在他和妻子的肩头。在杜儿坪矿,像董林一样买房子的工友还很多,大家房贷的还贷年限都不短。如果被分流,家庭收入将锐减,如何保障生活,怎样按时偿还房贷。对这些人员来说都是未知数。[全文]

 现状

  钢铁煤炭两个行业的去产能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据初步统计,煤炭系统涉及约130万人,钢铁系统约50万人。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炭和钢铁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在850万左右,这意味着被分流安置职工的比例超过了两成。业内认为,化解钢铁煤炭的过剩产能,必然会带来职工重新安置问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地方政府对于分流安置职工将不会有太大压力。同时,企业精减人员后,用工成本也将降低,从而保障企业渡过困境。

  压缩产能,处理僵尸企业和亏损企业,势必会引发人员调整甚至失业等副作用。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煤炭系统分流安置职工约130万人,钢铁系统分流安置职工约50万人。

  2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煤炭去产能的政策着力点和进度,即要求煤炭行业在近年淘汰落后产能基础上,用3-5年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

  随着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的步伐加速,人员安置问题紧紧牵动着众多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心,职工如何安置成为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对此,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规模是两年1000亿元,用于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的职工安置。

图片报道

代表委员建议

李斌代表

   改革势在必行,企业和职工都会支持。职工为企业发展、经济发展是作出了贡献的,对职工进行培训、为他们再就业创造条件,让他们有继续工作生活下去的信心。

赵郁代表:

  制造业产业工人大多拥有技术,在流向其他行业时,应该加强新产业新行业的技术培训;此外,是不是需要给他们一定的适应期过渡期。

巨晓林代表:

  去产能要特别关注农民工群体,不能简单地让他们“回家了之”,也应该注意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朱良玉代表:

  短时间的停工休假,工人们就会担心自己的社会保险谁来缴纳,会不会中断。去产能尤其需要关注一些年龄偏大、技能较低的职工。

许振超代表:

  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出现长时间工人拿不到工资,没有社保来托底生活的情况?同时,他也提出,1000亿元奖补资金怎么用,工人知道吗?有什么渠道可以表达诉求?

王青海代表:

  目前中央奖补资金是按照去产能的吨数予以支持,不是按实际工人数计算,不同的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有高低,这样落实起来会不会有不同的声音?他以首钢搬迁的经验特别表示,重视人的问题才能做好去产能工作,中央、地方和企业三方合力,才能让最大多数职工的生活有保障。

郭乃硕代表:

  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政府职责在于政策引导与“兜底”保障。全国政协委员杨玉成也认为,当前要认真兑现社会保障政策托底的承诺,“不能让每一名下岗职工因去产能而没饭吃”。

应代明委员:

  安置职工,政府必须发挥兜底作用。应支持过剩产能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企业税费、利息、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吕黄生委员:

  对于分布在偏远地区的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应更多关注再就业问题。60后、70后可能是此次改革的主要群体,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经受不起失业,因此不能一刀切。要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流调整。

董秀彬委员: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组织责无旁贷。要以职工为本做好顶层设计,发挥职代会和集体协商的作用,推动依法依规做好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同时,通过精准施策,帮助职工渡过难关。特别要关照特殊工种职工,兑现提前退休的有关政策。

刘学良委员:

  要维护一线职工的基本权益。包括知情权和话语权,通过职代会,把去产能的情况、造成的损失、职工安置情况跟职工说清楚,并保障一线工人的基本生活水平。此外,允许去产能企业实行内退制度,以及对有能力有水平的工人进行创业支持等。

李长印委员:

  应采取多重组、少破产,建立灵活用工制度,为富余人员提供培训等方式,最大限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的作用,公开公正地推进改革。

袁伟霞委员:

  武钢安置职工时坚持“一人一策”、积极协调内部转岗、自愿离岗待退休、加快发展多元产业。来自武汉钢铁股份公司的在介绍本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中安置职工的做法后,建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培训帮助、再就业帮扶、鼓励创业等方式,做好职工再就业工作。

陶群南表示:

  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职工安置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但是不能因此增加一批新的城镇贫困人口。“好在国家一直在细化相关政策,但是好政策也要有好执行。国家拨付用于职工安置的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政府应建立监督机制。”

丁宏锁代表:

  产业升级,请把技术工人留下来!对于那些不得不离开企业的职工,国家更要确保资金和提供路径,让想学技术的人都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独自闯荡。

王明胜代表:

  煤矿企业的职工大多是一个人养活一个家庭,没安置好,就会让一个家庭返贫。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