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我在现场

李玉赋看望在京休养的农民工劳模时指出

用优秀品格模范行动引领职工群众 以劳动和奉献托起中国梦

  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委托,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于7月14日看望了在京休养的近200位农民工劳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李玉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一”庆祝表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伟大意义,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号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对劳动模范的深切关怀、对广大劳动者的充分尊重。农民工劳模所获得的荣誉,就是对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最好回报。希望包括农民工劳模在内的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在改革发展大潮中再接再厉、勇立新功。要用优秀品格和模范行动引导和带动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扎实工作,多做贡献,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详细>

2015年劳模休养活动正式启动首批近200名全部为农民工劳模

全总与农民工劳模座谈分享成才感悟 传递成功“秘诀”

劳模休养活动侧记①:做推动时代前行的“正能量”

劳模休养活动侧记②:放飞中国梦 礼赞劳动美

劳模休养活动侧记③:用劳动赢得尊重

劳模感言:国家荣辱与劳模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首批参加休养的农民工劳模听取形势政策报告

2015年劳模休养综述:给劳模应有的光荣和地位

全国劳模休养座谈会在京召开

首批200名农民工劳模共叙劳动美

  7月15日,全国总工会举办的“放飞中国梦,礼赞劳动美”劳模座谈会在劳模休养驻地多功能厅内召开,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开河同志与200名劳模代表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零距离了解农民工劳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来自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巨晓林首先发言,高中文化的他为什么能写出填补电气化铁路施工培训空白的教科书呢?

  只要爱学、肯干,每个农民工都可以成为巨晓林。巨晓林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工,却也能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每个人的发展,并不在于他当初选择了什么职业、走了什么路,而在于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详细>

劳模感受

吕义聪:我为职工代言

殷仁俊:带领工会服务队进社区

王清华:劳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张雄伟:技能竞赛助推农民工成才

周彦明:工会始终心系劳模冷暖

祝平辉:从农民工到技能大赛冠军

王秀黎:技能培训让职工长技能

刘克志:工会送法律进工地

侯秀奇:劳模休养增强工作信心

龚苏华:让更多农民工加入工会

         
 
媒体热评

 

 

让劳模精神成为我们时代人人向往的精神高地

  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享有崇高声誉,备受人民尊敬。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劳动伟大,劳动光荣,正是这样的劳模精神,使得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一词正因如此,劳模精神成为了我们时代人人向往的精神高地。<更多>

让诚实劳动成为我们时代亿万职工的自觉行动

  在诚实劳动的价值引领下,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诚实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闪现着耀眼的光芒。个人靠诚实劳动、自我努力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一批又一批先进工作者不断涌现是最好的佐证;企业靠诚实劳动、团队精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项项发明专利、一件件高技术产品为我国的发展安上的腾飞的翅膀;国家靠无数建设者的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制造出了共和国的"重器",国家更安全了,社会更安定了,个人更幸福了。<更多>

让和谐稳定成为我们时代劳动关系的动人底色

  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已经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由党政力量、群团力量、企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共同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历经国企改革、外资进入、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巨大变革,却能够总体保持和谐稳定,这与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有很大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加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将使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拥有工会会员最多的国家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人类和平发展和国际工运事业的巨大贡献。<更多>

让劳动铸就中国梦

  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构成我们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国家之前进在于人人勤奋、奋发、向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创造,需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天道酬勤。一砖一瓦,加高事业大厦;点滴创造,编织幸福生活。让一切劳动创造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鼓励,在全社会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念,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就会蔚然成风,感染、激励和引导全体人民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更多>

 
各地工会在行动
 
背景资料

  2015年7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近200名参加休养活动的农民工劳模。他们的到来开启了2015年劳模休养活动的序幕。7月至11月,全总将邀请9000名劳模分67批到北京、北戴河等14个休养地点休养。据悉,这是历年全总组织劳模休养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休养活动安排了三次专题休养,覆盖农民工劳模、优秀班组长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等群体,农民工劳模被安排在首批休养。记者从休养名单上看到,农民工劳模中有来自生产一线的邮递员、家政工、维修工、驾驶员、环卫工人和煤矿工人,也有走上管理岗位的车间主任、项目经理、技术主管等,还有工会主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23岁

 
往期回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