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焦点关注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工作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

金建华:让更多的技术工人实现体面劳动

    全国政协工会界小组在讨论时,来自制衣企业的金建华委员指出,连续几年,他所在的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招收设计师,都是中国名牌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硕士生。可他发现,这些年轻人只会画设计图,却裁剪不出一条裤子。“考了文凭,却没有技术!” 详细>>>

劳动争议案件高位运行引代表委员关注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应纳入政绩考核

    “注重依法保障民生,审结人身损害、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物业服务等案件232.9万件,同比上升104.2%……”今天上午,“两高”报告公布。全国政协工会界委员们注意到,报告中没有为劳动争议数据单独列项。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委员今天表示,从2011年至今,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在较高水平上保持了相对稳定,每年立案的劳动争议案件都在60万件以上。详细>>>

加强企业内部的职业伦理建设
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国有、集体企业的逐渐退出和股份制企业的增多,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农村背景的人走进陌生的企业,初入职者对企业内部的职业伦理普遍存在一些困惑,如:办企业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企业与员工应该是什么关系?员工应当树立怎样的工作理念等等。我认为,应当在全社会倡导优秀的企业伦理。”全国人大代表王钦峰今年提出的议案之一就是:加强企业内部的职业伦理建设。详细>>>

  新闻动态

代表委员疾呼:尊重劳动要有激励机制来保障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要做到“六个坚持”

代表们建言持续完善相关法规 用法治力量助推实现体面劳动

  呼唤体面劳动

尊重工人尊重劳动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前提

    “城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职工,离不开劳动。”张新起代表说,青岛拥有青啤、海信、双星、海尔、澳柯玛等诸多名牌企业,也有著名劳模郝建秀、“金牌工人”许振超、“中国智能变电站建设第一人”夏晓宾等一批全国知名职工劳模,这与该市长期尊重职工、尊重劳动是分不开的。详细>>>

“体面劳动”需要全面给力

    更公平的农民工生活环境、更好的职业健康权益、更高质量的工作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面对劳动者的期盼,特别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呼声,政协委员们呼吁:“体面劳动”需全面给力!详细>>>

呼唤体面劳动 期盼美丽中国

    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以人为本重要的是要以劳动者为本,社会和谐重要的是劳动关系的和谐。详细>>>

尊重劳动要有激励机制来保障

    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岗位技能人才倾斜,畅通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详细>>>

法治力量助推实现体面劳动

    许多代表表示,现有许多法规比较原则,有部分法规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职业教育法》修改纳入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详细>>>

  提升工资待遇

着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 增加中低收入职工工资

    当前,我国职工的收入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不相适应,特别是一线职工收入水平偏低问题较为突出。据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天提供给本报的“2012年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70.3%的职工认为当前工资收入水平“一般”或表示“不满意”。详细>>>

收入分配改革要增加一线劳动者收入

    据调查,在居民家庭中,父母希望自己孩子将来成为一线产业工人的少之又少,是“个位数”。人们普遍希望孩子将来当公务员、专家、学者等,根本原因在于一线产业工人收入低、没有社会地位。” 详细>>>

大部分农民工的工资标准是两三千

    现在大部分农民工的工资标准是两三千。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有创新,我们的工作如果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我们在工作上面也要创新,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收益。详细>>>

最低工资标准需与时俱进

    全国人大代表陈科含说,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应该考虑外来人口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工等外来人口来说,房租将成为这一群体工资开支的一部分,因此在制定最低工资保准上应与时俱进。 详细>>>

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国家规划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规模过小、身份认同感不强。”迟福林说,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建设“橄榄形”社会的重要基础。需尽快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国家规划。详细>>>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职工整体素质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适应,职工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高素质技术工人匮乏,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职工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因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是当务之急。详细>>>

加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

    魏岚代表认为,当前社会一些家庭环境不错的年轻人往往选择白领、文员等工作岗位,对当一名产业工人不屑一顾。这里面有社会大背景的原因,同时企业也要在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自动化水平上下功夫,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愿意当一名产业工人。详细>>>

高技能工人培训要更加全面

    “中国需要自己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其中也包括高技能型职工和创新人才。这涉及到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中,政府、企业、工人都应该做出最大的努力。详细>>>

不能忽略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如今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普通技工、中级和高级技工,制造大国需要人才支撑,其中,技能型人才应该是占比最大的,其次才是服务业、管理等方面人才。详细>>>

提高农民工技能 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

    “农民工只有提高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才能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融入城市。”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说,城镇化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 详细>>>

  纳入政绩考核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应纳入政绩考核

    “各级政府应摒弃盲目追逐GDP的做法,把劳动关系的协调纳入工作日程。”代表委员们表示,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过度选择向资本倾斜,导致劳动关系出了问题,损害了职工的权益。 详细>>>

代表委员呼吁把职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

    “应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为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顶层设计。”徐振寰委员希望,最终形成政府、工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格局,共同破解“技工荒”。详细>>>

政府应为农民工搭建文化家园

    “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农民工文化家园的建设经费。”工会界委员们呼吁,应将农民工文化家园建设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央财政设立专项基金,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详细>>>

把农民工文化权益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刘东方委员呼吁,要把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保障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使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化、常态化……详细>>>

职工年休假成为考核硬指标

    面对生产任务激增与定员紧张的矛盾,襄阳北车站一方面通过年初面向全站干部职工发放《职工年休假意向表》,征求个人休假意愿,再根据每个车间生产任务的情况,绘制出职工年休假计划表……详细>>>

  建立保障机制

尊重劳动要有激励机制来保障

    罗茂乡委员建议,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岗位技能人才倾斜,畅通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全国人大代表么志义呼吁,“更要在全社会重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形成尊重劳动创造的主流价值观念。” 详细>>>

政协委员呼吁保障户外劳动者权益

    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引发了各界对户外劳动者的关注,长期暴露在户外,口罩等设备只能起到基本的防护作用,无法有效抵挡颗粒污染,长此以往,这些行业可能成为呼吸道系统等疾病“重灾区”。 详细>>>

民政部门将建立健全社工薪酬保障制度

    要建立、健全社工的薪酬保障和成长发展制度,使他们付出的专业化劳动、知识技能的奉献有合理的回报,使他们立足基层,面对个体和群体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详细>>>

六成网友希望设工资增长机制

    从留言来看,被谈得最多的焦点问题分别是养老金双轨制和工资问题,许多网民呼吁收入分配改革具体方案和工资改革方案尽快出台,不少人对制度提出具体意见和修改建议。 详细>>>

建议实行统一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

    潘晓燕委员建议实行统一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从劳务费预算中拿出10%-20%交到有关管理部门,以此成为取得施工许可证或接受工程验收等相关程序的前置程序。详细>>>

更多精彩请点击中工网//www.workercn.cn/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