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冒名上大学事件为何一再重演?

叶祝颐
2020-06-12 13:24:18  来源:东方网

  高考“落榜”16年后,山东冠县农家女陈秋媛(化名)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学校填补心中的遗憾。然而,在信息填报时她才发现,“陈秋媛”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过,并顺利毕业,原来,在16年前,她被另一个“陈秋媛”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对此,6月11日,冠县人民政府通报称,顶替者陈某某系该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停职,事件涉及详细信息正在进一步调查中。(6月11日《南方都市报》)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偏僻农村,冒名上大学的事情不罕见。但随着身份证的普及和科技、通讯手段的进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难度越来越大。然而,从“罗彩霞案”之后,全国各地一系列冒名顶替案浮出水面。

  高校招生录取事关考生前途命运,本应执行严格的制度。16年前的大学生意味着解决户口、工作问题,其含金量不言而喻。陈秋媛没收到录取通知书黯然神伤外出打工,而顶替者一路绿灯做了公务员,两个人的命运令人感慨。

  按理说,顶替者要完成冒名上大学的过程,要经过高中学校(以前录取通知书多邮寄到考生学校)、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及招考部门、录取学校等多道程序层层把关。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多道监管关口成了一推就开的虚掩大门,没有阻止冒名者顶替上大学的脚步。如果两人中有一人更改了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如果陈秋媛不是意外发现自己被冒名上大学,冒名顶替者还会继续在公务员岗位上潜伏下去。种种迹象表明,这起冒名顶替事件的背后,不是顶替者及其具体操办者在战斗。陈秋媛高中毕业学校、当地教育部门、招生部门、公安部门、山东理工大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浮出水面。

  其实,只要不能摆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假陈秋媛”就完不成冒名上大学的过程。如果相关部门严格依规办事,本不会让“假陈秋媛”潜伏如此之久。我们在感叹相关人员神通广大的同时,更担忧一系列制度设计形同虚设,权力助纣为虐。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新出台的《民法典》对此规定更为详细。顶替者冒名上大学侵犯了陈秋媛的姓名权,其冒名的目的在于顶替其上大学,还侵犯了陈秋媛的受教育权。顶替者不仅要赔偿陈秋媛损失,把姓名权还给陈秋媛,还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参与冒名顶替运作的相关人员也应该受到查处。一系列法律制度的执行者,在权力面前集体沦陷的问题更值得反思。

  冒名顶替事件涉嫌多重侵权,渎职、舞弊,伪造国家公文,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伤害了政府公信。但,事实上,还有多少罗彩霞、陈秋媛的姓名权、受教育权被盗用?还有多少弱势群体的权利被践踏,命运被改写?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要扎紧招考制度篱笆墙,一次两次偶然的个案曝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把权力关进细密的法律制度笼子,痛下决心砸碎招生考试暗箱,并把详细招考信息放在阳光下暴晒,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