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副刊-正文
王红阳:远离名利与平庸 做有温度的学者(高清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4-10 13:48:26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远离名利与平庸 做有温度的学者

  20年前,面对中国是世界肝病大国的现实,她曾许下誓言:未来肝病研究领域必须要有中国一席之地!为此,她放弃在德国发展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并以此目标为己任,带领研究团队探索攻克肝癌的密钥。她,就是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科学家王红阳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梦琪 摄

  20载风雨历程,始终无法熄灭王红阳对科学探索的激情与执着。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下,王红阳创办的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综合治疗病区,已经建成国内首个样品规范、资料齐全的肝癌样本库,形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创新研究基地。王红阳所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肝炎经肝纤维化病程致癌的关键节点分子及其调控机制,开辟了肝癌防治的新途径;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诊断试剂盒,现已获批进入国内外市场,有效提高了肝癌诊断准确率,在全球肝病研究领域频频发出“中国声音”。

  王红阳认为,如今,中国肝病研究不仅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更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果。“中国科学家应该为肝病研究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是必须要做的事。”

  学科交叉,触类旁通

  优雅的笑容,从容的谈吐,得体的着装——与想象中不修边幅的科学家不同,除了专业与学术,王红阳给人的感觉,更多是温暖和亲切。“其实科学家也可以是‘立体’的,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家也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有时候触类旁通,更容易获得灵感和启发。”提到科学家,人们想象中大多是“每天围着实验台转,对其他事漠不关心的一群人”。在王红阳看来,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准确。“很多科学家既有他自己深入钻研求索的科学领域,也有非常广泛的爱好范围,比如文学、摄影、绘画、书法。”

  从部队卫生员,到中国工程院女院士;从临床研究医师,到破译癌症奥秘的科学家;从基础学科首席研究者,到认真严谨的博士生导师;从实验室里的科研高手,到生活中美丽大方的知识女性,王红阳无疑是科学界的“立体学者”。

  谈及“立体学者”,王红阳认为,多学科的交叉和不同领域的融合对于科学研究是极其有益的。“有时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许在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交流中,就能获得创新的出发点,使自己所在领域的难题迎刃而解。”

1 2 3 4 共4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