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画家王志坚的文化选择(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5-13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暖阳  (180厘米×130厘米纸本)  1998年

    比如王志坚的一幅表现军民共同抗击1998年洪水的作品,老实说,我费了好大劲才看明白这个题材,而一旦我看明白这个题材,其独特的构思与艺术语言的震撼力便瞬间征服了我。毫无疑问,王志坚从中国民间版画,尤其是请神、敬神、年画的表现形式上吸取了灵感。这种取消三维景深,而以上下左右四至的平面延展来表现一个宏大场景的空间思维,是中国民间绘画中常见的,特别是众神皆临的降神场面。王志坚用这种盛大祭祀活动表现众神降临的构图,来表达他对1998年抗洪的思考而不只是反映——那些抗洪的勇士们,不管是在洪水中筑成人堤的战士还是在岸上送水送饭的百姓、扛沙袋冲向决口的军人、持铁锨严阵以待的民工、给人打伞遮雨的老者、忙着包扎伤员的护士,都是功德等量、果位等级的“神”。所以,除了护士一袭白衣,其他画面中出现的数以百计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少,统统都穿红衣,甚至铁锨都是红色的,这种色调上单纯的统一造成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我们知道,红色是生命的颜色,红在中国文化中是驱邪镇魔很神的颜色。王志坚认为,是这些红衣“众神”扛起了救苦救难的天责,生命在这滔天的洪水和瓢泼的豪雨中齐声共唱一支感天动地的“神曲”——我发现画中人物大多张开了嘴,他们在天地之间呐喊、歌唱,把生命和人性的伟大与神圣高扬到极致。画中穿插出现了一些戏剧脸谱,乍一看颇为令人费解,但我认为那正是画家的思考所在,是画家对大灾大难中人性的刻意“神化”——在中国古代,只有神才有脸谱,在专为大疫举行的驱傩仪式上,众军士都要戴上脸谱,以增强人的力量。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