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段里的“火车司机”-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工务段里的“火车司机”

2018-08-18 10:13:52

  8月8日8时15分,绥化工务段南岔轨道车库内,南岔轨道车工区工长宋学良像往常一样与4名司机交代装卸钢轨注意事项,强调一天工作。此时,车内温度计表盘上显示车内达到45摄氏度。早班会还不到5分钟,每个人工服已被汗水浸透了。

  在铁路有这样一个工种,他们驾驶轨道车负责回收路料、巡查汛期线路和运输应急抢险等物资,这些人被称为工务段里的‘火车司机’。他们与铁道线上拉送旅客和运输货物的火车司机最大区别在于:出车时间不固定,一年中大半年以上在野外作业。

  20分钟后,早班会结束。4名司机两两一伙儿登上轨道车,司机齐宝军、吴国新负责01241号这节车。齐宝军开始运行数据参数设定、紧急刹车检查,“动作必须要麻利,正线上两列车行车间隔时间是有限的,不然一会很难从专用线转入正线(连接相邻车站并贯穿)。客、货运司机行车时间都是根据列车运行图制定的,比较有‘规律’”。说话间功夫,吴国新把卡在车轮底下的铁鞋撤除完毕。

  “工作再忙,也要对车辆水位、油位到各种螺栓、车上灭火器等检查。”对出车前安全性能“体检”是齐宝军每天雷打不动的课目。他说,每晚睡觉前,脑海里都要过一遍第二天作业流程,这样睡后才会踏实。

  齐宝军所负责的南岔轨道车工区是绥化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管内工作量最大工区,负责铁力、南岔、地区、伊春三地设备维修、大修任务路料运输等工作。6月下旬,他和其余3位工友被派到汤林线(伊春至乌伊岭间)、伊春站,乌伊岭站,为标准化站场建设运送路料。从凌晨4点忙到晚上7点多,白天钢轨温度50多度,烤的车皮都直烫,晚上住在车里闷得慌,只能开着车窗才能睡,山区里蚊子特多,第二天醒后会发现身上被盯好多包。“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时间紧任务重。车里没有厕所,每次喝水都尽可能少喝”,8月4日,卸完石料后,连续42天没回家的吴国新,到家后,大口大口的把水往肚子里灌,嘴里说道:“家里水真甜啊!”

  暑运期间,施工作业量增加了一半,轨道车运送路料任务更繁重了。自7月1日以来,这个工区的司机们就没休息过。为保证路料及时送往现场,加快作业进度,司机们在作业中严格执行“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十六字令,生怕含糊耽误现场安全生产。“每天已经查不清说多少句话了,为了吐字清晰,金嗓喉宝是兜里必备品。”张勇咳嗽了一下,用大拇指和食指夹在一块捏了捏发红的嗓子。

  彻底瞭望的目的在于行进中防止车撞人。近一年来,张志国防止撞人事件16起。最近一次发生在6月29日,他驾驶的轨道车行至汤林线伊春至双子河间106公里189米时,发现铁道线上有个中年男子在线路中心行走,经过反复鸣笛无果,轨道车最后刹车停到距离行人20米处,未发生相撞。

  看着安全天数在一天一天地增加,还有5个月就要退休的吴国军表示,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到啥时候安全工作也不能松懈。56岁的他从事轨道车司机21年,安全行驶30万公里,安全行车天数近8000天。谈起轨道车上条件,老吴说,现在灶具齐全,方便面也不总吃,吃上“正点饭”觉得很幸福。

  说起吃面,张国田接过话茬子,回想起最近吃面是在抗洪抢险现场。 7月25日,黑龙江省内迎来今年最大强降雨,导致汤林线(南岔至乌伊岭间)行车中断。他们接到抢险命令后,携带抢险工具,拉运防洪用料8车,紧急时刻,清理危树28棵、淤泥 240余袋,为提前抢通线路赢得时间。

  11时04分,01241号轨道车停在铁力站6道料场旁。齐宝军操控着吊杆将一根根25米长的长轨,吊到车上。负责装车作业的铁力线路车间线路工张志超对齐宝军的技术赞不绝口。齐宝军虚心地说,随着线路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司机们只有不断学习业务才能跟上发展,旅客们或许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火车司机”在奉献着,能让他们出行满意,再苦再累也都值得。(吴健)

来源:中工网
编辑:刘思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薛记平:靠养牛脱贫摘帽

      “大牛下小牛,小牛养大再下小牛,为了扩大规模,头三年大牛小牛都不敢卖。”薛记平说。靠着白天黑夜忙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发展到了25头,薛记平主动向村委会提出脱贫摘帽。

  • ARJ21事业部主任韩建宾:国产飞机量产探路人

      2018年年底,中国商飞公司要向客户如约交付订单内的ARJ21新支线飞机。如今,飞机造得怎么样了?过去花了十数年才研制完成并实现交付的飞机,如何能快速实现量产?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