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宋发栋:江湖名号“现代张三丰”(图)
//www.workercn.cn2014-08-22来源: 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宋发栋告诉记者,一开始他并不打拳,40岁时因为心跳不正常,便拜同在台湾的老乡、武术名家刘培中和陈开珊为师,练拳养气、调养身体,想不到一学就入了迷。后来,在陈开珊大师的启蒙下,他又开始学习闽南正统拳术之

  一的儒鹤拳。儒鹤拳有“八步连”、“中宽”、“四门”、“下宽”与“南极仙翁”等套路,讲求刚、稳、定、静,这与宋发栋的性情颇为相合。

  “做人性情温和很重要,别人坏那是他的事。遇到冲突,对方要骂就让他骂,我无所谓。”宋发栋用带着浓浓福州腔的普通话说,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宋发栋的太太陈淑英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几乎看不到他发脾气,总是温文尔雅、心情愉快的样子。采访那天,一位四十出头、练过气功的中年壮汉当场向他请教,宋老先生轻捷灵活地腾挪,拳法如行云流水,十几招下来面不改色。壮汉已气喘吁吁,连连向记者感叹:“太厉害了,在他身上我找不到着力点,根本抓不住,他一发力还能把我推得老远。”料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逍遥,正是宋发栋长期习武修身达到的境界。

  宋发栋曾任台湾最高级别的太极拳教练及裁判,很多岛内的拳坛好手、高官达人都是他的门徒。退休后,每周的周六周日两天,他会一个人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台北二二八纪念公园教人打拳,一大堆人围拢切磋、其乐融融的场面他最喜欢,而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也让他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价值感。

  更多时候他是“独乐乐”。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后,吃一碗麦片,他就到家对面的新庄运动公园打拳锻炼。时常有人向他讨教养生秘诀,他答:“主要是生活保持规律。”每天

  早晨锻炼后,他回去吃一碗素面,然后看报、写字画画、静坐;午餐后休息至15时,再到公园锻炼或散步;晚饭后看看电视,和家人聊聊天,睡前再喝一杯自酿的红曲酒,暖身活血,22时前一定就寝。另外,除了不吃油炸和过甜的食物,不抽烟外,食物无禁忌,但饭只吃七分饱。

  宋发栋生性平和、淡泊名利,可名人政要却常常找上门来。有的是慕其武功前去讨教,有的是敬其年高德重而给予嘉奖。2010年,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马英九为他颁发敬老状。而新北市市长朱立伦上门探望时感叹:“你是全新北市最健康、最年轻、最快乐的人瑞。”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也是他的笔友,生前还专以自己的肖像题字致赠。

  宋发栋的粉丝不仅遍布台湾,在大陆也有不少。近年来,他每年都要回闽侯老家探望哥哥,一回来便有许多拳术爱好者慕名前来讨教。他颇有点遗憾地告诉记者,哥哥今年106岁了,虽然高寿,但不能行走,只能躺在床上,生活质量不高。

  生命在于运动,宋发栋之所以至今还精神矍铄、生龙活虎,与他长年坚持不辍地锻炼密切相关。运动在他看来,不仅是指平常在新庄运动公园、二二八纪念公园里舒活筋骨,还包括常年在两岸之间频繁行走。

  本报记者林娟 文/图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