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从惜字如金到“碎碎念”-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从惜字如金到“碎碎念”

2018-06-19 09:36:32

  BP机、大哥大、小灵通、公用电话亭……40年间,这些盛行的通讯物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总会与你我的生活有过联结,用它们打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不仅是一部带有体温、带着私密的个体生活史,也是一部带有时代印记的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史。

  “假、归”

  这是摩托罗拉3200,俗称“大哥大”,曾经拥有一部“大哥大”是改革开放初期先富群体的标配,它重达一斤,买一部要两万元,月话费高的时候也要一万块,在当下中国,着实再也找不到如此“昂贵”的通讯工具了;

  这是摩托罗拉数字寻呼机,去听听范晓萱的《数字恋爱》吧,520、000都是我们那会儿用的“暗号”;

  这是“小灵通”,使用的是一种无线市话技术,从1998年进入中国到2011年退市,历经十几年,因为可移动又便宜,在本世纪初曾高速发展,2006年10月,国内小灵通用户创历史最高,达到9341万户,同期全国手机用户4.49亿,相当于每6部手机中,就有1部小灵通;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流行的一款诺基亚经典手机,只能打电话,在当时实在不能想象,手机怎么能变得如此智能,就像有人说的,快成为人体的一个器官了。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的工作单位,有一间陈列了600多个移动通讯终端的展览室。这些被历史尘封的物件,静默中,自带历史感。

  “看着它们,不仅来访者会回忆起那些带着体温、个体记忆的过往,我自己也有种瞬时被推入时空隧道的感觉。”

  初夏的清晨,带着记者再次走近这些记录了中国通讯发展40年历史的老物件,张云勇的记忆闸门翩然而开。

  “我对通讯带给一家人生活的印象,最早来自一封只有两个字的电报。”

  1987年,张云勇的哥哥考上大学,去省城读书。父亲想让儿子国庆节回家,就带着小儿子张云勇,去镇邮电局,给大儿子发去一封电报,只有两个字:假,归。

  当时的张云勇12岁,看着这封只有两个字的电报,很认真地问了父亲一句话:“哥哥收到电报,能明白吗?”

  “一个字,8毛钱,按当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生活收入916元计算,三个字就基本上相当于一天的生活费了。比现在的国际漫游资费还贵啊!”30年后,回忆当年此景,张云勇忽而理解了父亲当年为何那般“惜字如金”。

  随着哥哥到省城上大学,身处苏北小镇的张云勇的世界也被打开了。大一暑假,哥哥带回家一本杂志,其中的一页照片,让张云勇很好奇。

  “一位穿着西装、头发往后梳的男人,一手握着一个有三个耳朵大小的黑东西,像是把一块黑色板砖拍在耳边,这是什么?他在干什么?”

  少年张云勇的时代,改革开放已在中国大地推进了十年,一些领域的对外联络闸门已被打开,对财富、对外界联络的迫切心情,也在这个国家的前沿阵地、先行先试群体中涌动。

  1987年,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省份广东省为做好第六届全运会的通信保障服务,与港澳地区实现了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开始建设900MHz模拟移动电话。随后,在港澳地区流行的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被引入中国内地。1987年11月21日,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徐峰成为中国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

  曾经一度,一部“大哥大”售价在2万元,入网费要6000元,每月通话费最高时也需1万元的“大哥大”,就是这个国家财富的象征。

  在本报1997年4月刊登文章《北京移动电话:竞争白热化难入百姓家》中,有这样的描述:自1987年移动电话闯入北京市场,这座城市的移动通信市场迅猛发展。“腰挂BP机,手持‘大哥大’”成为一个特殊群落的写照。1987年,北京的手机用户只寥寥千人,到1997年也不过30万用户。北京西直门电信营业厅一家专卖店的营业员说,到这里买手机的,绝大多数是用支票的企事业单位,个人则微乎其微。根据北京电信提供的数字,平均每部手机每个月的通话费在300元左右。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比较高的。看来,移动电话仍是王谢堂前燕,难入寻常百姓家。

  “1987年中国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生活收入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916元,这样算来,当年买一部‘大哥大’需要一个城镇职工不吃不喝12年。”时光划过30年,张云勇感慨,如今通讯物件,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快速消费品,“你们

  年轻人差不多一年换一部手机了吧!”

  “有事CALL(呼)我”

  “有事没事,摸摸腰”“有事CALL(呼)我”,对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过生活经历的人,这两句话一出,大家就会会意地一笑,他们的这一习惯性动作,就如现在的“低头手机族”,有事儿没事儿,抓起手机、低头看看。作为时代的产物,寻呼机的标志性声音“B—B”,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本世纪初,中国百姓自我与外界的联结纽带。

  “我的第一个寻呼机是1996年上大三的时候买的。当时一个师兄要毕业,就让我出几百块钱,把他的二手机给了我。我记得很清楚,是摩托罗拉的BravoExpress,当时的一款经典机。有了这部机器,真的有阵子就是,总觉得它在振动,女朋友是不是又给自己发信息约会了。”自诩上大学时是优等生的张云勇,说起这段,脸上还露出了羞赧的表情,“有时我们就是发些暗号,并不回电话;不过有时也会收到她的连续不断地信息,‘为什么不回电话’‘在哪呢’‘生气了,还见不见面?’那会儿在学校找部公用电话也需要走出去很远,有时觉得有了这部机器也挺烦的。”张云勇笑忆道。

1 2 共2页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蔺凯伊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强势发力体育营销 中国企业改变“旁观”窘状

    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正在进行,大到举办城市体育场的赞助商展示区,小到国际足联发给记者的邮件页脚,赞助商的标志都在提醒人们世界杯不光是足球的较量,也是经济实力的角力场。

  • 别被段子和戏精带歪了世界杯

    赛前料到了如今这支青黄不接的阿根廷队,对阵人高马大的欧洲黑马冰岛队,会讨不到太多便宜。但做梦也没想到,赛后被刷屏的竟然是什么“厨师、诗人、导演等一帮业余选手击败了梅西”这样的段子。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大学生拍影视剧登上创业英雄榜

    “点击播放量达1750万次,第一期应收账款385万元。”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李志彬投资拍摄的校花系列第三部,今年2月上线后成为热门的网络连续剧。

  • “常青藤爸爸” 一年盈利5000万元的秘方

    3年前,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的黄任从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资银行辞职,创立“常青藤爸爸”公众号,投身学前教育行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