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畔的中国】建设黄河生态廊道 助力黄河生态保护 - 母亲河畔的中国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母亲河畔的中国】建设黄河生态廊道 助力黄河生态保护

来源:法制网
2021-10-14 09:31

  原标题:【母亲河畔的中国】建设黄河生态廊道 助力黄河生态保护

  在明媚的秋阳里,新建的红黄色生态廊道堤坝在绿色、黄色、和粉色的簇拥下蜿蜒如丝带。从空中俯瞰宛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10月12日,“母亲河畔的中国”采访团一来到黄河开封段岸边,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开封黄河生态廊道

  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生态建设部署,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将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底限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部署,统筹推进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亲和力、吸引力明显提升。

  据介绍,开封黄河大堤长87.7公里,堤内滩区面积42.15万亩,内有自然保护区——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保护区,面积24.46万亩。目前,黄河大堤已全线绿化,林带面积约2.5万亩。开封市委市政府突出“北美”生态功能布局,致力将沿黄区域为主的北部片区建设成为开封的生态屏障、安全屏障和生态休闲带。

  一是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带。坚持“绿为底、水为带、文为珠、业为基、人为本”,谋划实施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带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绿化提升、园路建设、小品建设、驿站和节点建设等。总体布局是“一轴、一带、两线、三片区、十五个景观节点”。示范带总长21公里,面积3876亩,总投资13个亿。其中示范区段长度7.5公里,面积约为1650亩,投资为5个亿,黄河大堤段长度13.5公里,面积约为2226亩,投资8个亿。在示范带规划建设中,凸显“生态修复、保护为先”的理念,注重保留原有的林田湿地坑塘,主要种植泡桐、柳树、国槐等乡土树种,以特色小乔木、花灌木、景观草等作为点缀和补充,营造自然式生态景观;凸显复合型廊道功能带动高质量发展,将生态廊道建设和文旅研学、高效农业、群众增收融为一体,沿途增设旅游休闲配套、研学基地、湿地公园、现代农业等设施,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凸显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以黄河文化、宋文化、悬河文化展示为主线,打造“黄河之殇”文化展示区、“黄河之魂”文化传承区、“黄河之光”文化弘扬区,用生态绿廊串起一个个散落的历史文化遗迹,尽显“黄河明珠、八朝古都”开封的文化内涵。

  二是成功实现沿黄生态廊道慢行系统全线贯通。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慢行系统总长88.04公里,其中新建64.47公里,分为城区段和兰考段,城区段全长56.39公里,新建慢行道路46.91公里,兰考段全长31.65公里,新建慢行道路17.56公里。慢行系统宽5-7米,基层水泥碎石层厚20-23cm,上铺一层5cm黑色沥青和4cm彩色沥青路面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先通后优”的要求,市林业局、市河务局、市国投公司等与沿黄县区密切协作,合力推进慢行系统建设。至6月30日,新建的64.4公里慢行系统道路全部完成,在省统一确定的时间节点前,成功实现开封沿黄生态廊道慢行系统全线贯通。

  三是着力推动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今年春季,共完成黄河大堤生态廊道原有林带空档补植和低质林更替以及上下大堤道路绿化0.25万亩,廊道景观进一步改善。沿大堤布局建设黄河文化公园、龙亭区柳园口湿地公园、顺河区天鹅湖湿地公园、渠首樱花园等生态景观节点,新建生态林0.2万亩。对沿途村庄进行绿化提升,布局建设66个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和9个森林特色小镇。

  四是植树种草双管齐下持续完善沿黄生态屏障。对黄河滩区内不宜种树的滩涂,以草压沙发展万寿菊、菌草、构树等优质草本作物10万亩。在长期稳定的滩区和大堤附近种植防风固沙林约15万亩。不仅完善了区域生态防护体系,而且形成了饲草、苗木花卉、用材林等特色产业基地,助推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五是持续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开展了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整合优化后,保护区范围减少村庄13个,减少基本农田2.1万亩,规范了保护区边界。强力推进保护区违规问题整治行动,2019年以来,共核查清理违规建筑、非法采沙、养殖场等问题点位210个。实施了示范区黑岗口、祥符区刘店乡中王庄、龙亭区湿地公园等三处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采用生态补水,植被恢复等措施,进行湿地生态修复。积极推动了龙亭区柳园口、兰考县金牛湖、兰考县凤鸣湖等沿黄省级湿地公园建设。

  如今,“生态兴则开封兴”已成为开封领导班子和全市人民的共识,开封市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全面深入推动生态建设,重点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打造“黄河明珠、八朝古都”生态名片,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群众幸福感。(法制网特派记者 赵红旗)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