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火炬传到哪儿了?这个团队用“北斗定位”告诉你! - 企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全运会火炬传到哪儿了?这个团队用“北斗定位”告诉你!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1-08-20 16:12

  原标题:全运会火炬传到哪儿了?这个团队用“北斗定位”告诉你!

 

  8月16日上午,8:30分,西安,永宁门,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声音:“火炬传递,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传递仪式拉开大幕。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火炬手身上时,场外还有多双眼睛密切注视着护跑手佩戴着的北斗定位卡片。

获取火炬传递时的精准定位

  3月初,陕西省第四测绘工程院联合十四运会西安市执委会,尝试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利用陕西地面北斗基准站系统提供的精准差分信号,研发“十四运会火炬传递北斗定位服务系统”,获取火炬传递时的精准定位,并通过在线地图向社会公众展示。陕西省第四测绘工程院北斗导航定位中心团队承担起了这项任务。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也是一支高素质的团队,9名成员,1名博士,8名硕士;这更是一支敢打敢拼的团队,自2017年初成立以来,仅用一年半时间,建成了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是我国首个整网支持全星座、全频点、全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填补了全国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一张网”在陕西区域的空白。

  但是,将北斗应用于重大赛事活动,不仅在陕西省是首次,在全国也鲜有涉及,时间紧任务重,这对团队成员提出了极大挑战。首先是北斗定位芯片放在哪里?植入火炬,最为简单和直接,振动小、运行稳定,卫星接收不易受遮挡,工作量最小;但火炬已设计成型并试生产,时间是否还来得及?团队成员反复研究,一遍遍与执委会沟通协调,研讨设计方案,最终决定将接受北斗信号的芯片制作成卡片,佩戴到火炬手和护跑手身上。

  其次是定位设备如何选择?选择佩戴的方式,那么定位设备不仅要满足数据稳定、功耗较小、采样频率高、轻巧易携带等要求,还要考虑高楼树木遮挡干扰、多路径效应等不利因素。自任务启动后,团队成员比对了10多款设备,经过了大小30余次试验、最终选定一款各方面性能符合要求的定位芯片。设备选定后,团队正式开始系统研发工作,并完成了软件研制和基础平台搭建,实现了定位平台与GIS(地理信息)、互联网、移动应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通过系统直观展示火炬定位、传递全过程和人文地理信息。为全面测试系统性能,白天,他们或骑电瓶车,或骑自行车,有时干脆跑步,远近快慢都要测到;晚上,一遍遍地查看数据接收、点位切换、匹配精度,再反复完善方案、修改程序,最终交接点位准确的匹配到地图上,从技术层面保障了本次火炬传递的精准性。

“1+1+1”确保万无一失

  此次技术支撑服务容不得半点闪失,团队每个成员身上的压力都沉甸甸的。团队从一开始就达成共识,所有技术支持都要实现1套首选方案+1套备选方案+1套应急方案的设计思路。于是,设备配置必须实现“1+1+1”;现场勘测必须实现“1+1+1”;技术支持必须实现“1+1+1”;系统研发必须实现“1+1+1”。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团队负责人黄功文坚韧乐观,抗压能力强,他戴上定位卡,骑着“小电驴”现场试验,带领团队成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找问题,不断挑战、不断突破。

  火炬传递前3天,团队开足了马力,每个人都是早上6点半开始工作,接近凌晨才回家,每个人都在期待最后高光的那一刻。可就在火炬传递前一晚,仍在一遍遍测试的团队成员突然接到通知:因特殊情况,个别火炬手临时又发生了调整!听到这个消息,团队成员瞬间感觉压力倍增,团队成员连夜分工、修改程序、调试部署,一直忙到凌晨三点。第二天早上6点,测试人员就到达现场进行最终实地检测。7点40分,距离火炬传递仅剩50分钟,系统更新顺利完成。“第一个点,准确,第二个,准确,第三个,准确……”随着第一棒火炬的点燃,后台同时监测三个直播画面,系统运行状态的技术人员不断汇报好消息,悬着的心终于变成了激动与喝彩。

助力直播完美呈现

  8月16日,在陕西多个频道的火炬传递现场并机直播中,可以看到不时切入的双视窗同步展示画面,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看到每一棒火炬传递的现场实景,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系统平台,看到火炬手的位置、火炬传递到了哪里,传递路线以及火炬手和沿线景点的介绍。

  经统计,在西安市区火炬传递期间,该系统实现了十四运会优于3厘米的精确定位,单一时刻实时并发观看人数达数千人,总访问量超3.8万人次,微博关注和阅读量达到了263.7万。回想整个过程,团队的成员仍然热血沸腾。负责全程跟跑火炬传递,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的王海涛一直被兴奋与荣耀支撑着,回头才发现全身上下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团队成员王维、惠哲、李阳更是多面手,既负责平台开发,又承担现场测试。娘子军赵红、李春晓、杨梦佳巾帼不让须眉,数据分析、程序开发、后勤保障样样不落下。

  兴奋过后,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此次火炬传递精准定位服务保障和直播完美呈现,在团队每个人心中种下北斗高精度定位研究与推广的科技火种。未来,继续拓宽北斗应用服务领域,开发北斗支撑保障能力,继续为陕西、全国各行各业做好服务,成为摆在科研团队的另一目标使命。(作者:李春晓,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职工,高级工程师)

伶仃洋上的“攀爬高手”

  不久前,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深中通道关键性控制工程伶仃洋大桥迎来重要节点——东索塔成功封顶。远眺塔柱最顶端,清晰可见矗立着一个高8层、重达400余吨的超级设备,形状宛如一座“宝塔”,这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个智能一体化筑塔机。

  想在伶仃洋上建造“超高”桥塔并非易事,单是混凝土浇筑便是大难题。中交二航局技术团队集中精力,找寻突破点,创新提出以“工厂化”理念研发智能筑塔机,将施工全过程的人、机、料、物、法、环等要素全方位实时监测与控制。“塔柱的浇筑和封顶难题能够顺利解决,这座‘宝塔’可是第一功臣。”中交二航局武港院业务总监李拔周自豪地说。

  混凝土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东索塔塔柱设计为收分结构,整体有近百分之二的倾斜度。如何实现锚固系统等距贴合混凝土塔面,确保体型巨大的筑塔机安全平稳地竖向爬升?施工讨论会上,李拔周向团队分享新想法。按照新思路,技术团队很快制定了实施方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另一只“拦路虎”却又跳了出来。原来,按照东索塔设计图纸,塔柱外表并非规整平面,在两个索塔连接桥面的交点处存在一个向内凹陷的拐角,这迫使原本沿着同一方向倾斜的筑塔机在爬升至79米高的位置时不得不转换方向,路径将形成一个横着的“V”字形。

  经过上百次的受力试验,2020年11月,智能一体化筑塔机终于迎来了“转折点”。“开始进行拐角爬升!”在反复检查确认设备校对无误后,对讲机里传来了指令。随着操作师傅按下控制按钮,“位移清零”“同步开关”“伸缸”等指令接连响起,筑塔机4个爬升系统启动。在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宝塔”完成单次1.5米的顶升,经过4次重复动作,顺利完成6米的爬升任务,这也标志着“宝塔”的拐角爬升取得成功,李拔周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3年专注干好一件事

  “张师傅来了,我们心里有底了。”当张见风尘仆仆赶到中国海油中海油服“滨海527”船时,投产筹备中国海油首支海底节点(OBN)地震勘探作业船队的人员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张见,现任中国海油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海底电缆船队布缆组长。他扎根海上一线23年,具有丰富的现场作业和管理经验。

  今年3月,中国海油中海油服首个OBN地震勘探项目启动,这也是中国海油组建的第一支OBN地震勘探作业队伍进行的首次作业。面对全新的采集装备和作业模式,船舶改造和装备运转成为首个需要攻克的难题,急需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业务骨干参与其中。

  “张见师傅最合适。”一声召唤,刚倒班不久的张见就急匆匆奔赴OBN地震勘探项目现场。从绞车的同步调试到橡皮艇的安装完成,从海底节点的收放到解决故障的流程,他的到来加速了作业船舶改造与大型硬件投入使用进度,保证了海底节点的快速收放能力,促进了项目的顺利投产。

  工作23年,张见专心干好布缆这一件事,鬓角的白发见证了23载风吹雨打,也见证着中国海油海底地震采集业务的发展壮大。

  2018年9月,国内最大规模海底电缆地震勘探项目“渤中19-6”启动。张见临危受命,领下改造10艘放缆船和3艘仪器船的“军令状”。时间紧、任务重,年过五旬的张见打起十二分精神,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辗转各地,力争在项目开工前完成改造。一个月的风雨兼程,带着一身疲惫的张见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13艘从未参与过海洋数据采集作业、没有船舶设计图纸、形态各异的船舶,经过张见与同事的精心改造,成为满足正常作业需求的放缆船、仪器船,保障了渤中19-6项目如期开工。(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以仁爱致希望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仁爱班组是进行航空卫生保障及空勤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班组。班组贯彻仁心、仁爱的精神,以守护健康为目标,努力提高空勤人员身体及心理健康水平,严格航前检查的相关流程,保障航班安全。(中国民航工会)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