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欢歌70载 西藏启航新时代】守护最美“第三极” - 时政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雪域欢歌70载 西藏启航新时代】守护最美“第三极”

来源:央广网
2021-08-12 14:54

雪域欢歌70载 西藏启航新时代

原标题:守护最美“第三极”

央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孙鲁晋 贡婉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70年来,西藏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颜值”不断提升,生态价值持续增加。

位于尼洋河畔的林芝嘎拉村,被绵延百里的野生桃花林包裹。每逢春天,桃花盛开,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旅游旺季时,村民达瓦坚参就在桃花园里巡逻、值班、维护停车秩序,除了日常工资,还能得到桃花园的分红。

达瓦坚参:原来的家没那么好,房子也没那么好,一家六口人,我家现在200多平方,原来80平方。过去的收入靠放牧、卖牛、卖奶渣,全加起来一年3万多元。现在我家一年收入30多万元。

达瓦坚参回忆,小时候,种植青稞、放牧牛羊是村民主要的生活方式,野桃树经常被砍来当柴火烧饭、取暖。自2002年林芝举办首届桃花旅游文化节起,嘎拉村便开始走上发展生态旅游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专干益西曲珍:我们嘎拉村的桃花园是野山桃花组成的,我们是靠生态吃饭的,我们是靠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桃花变富裕的,如果没保护好,那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靠什么呢?所以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它保护起来。

从嘎拉村往西2000多公里的阿里地区日土县热角村,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班公柳,为戈壁荒滩装点上了靓丽的绿色。村里86岁的次白扎巴老人曾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中的一员,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转变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如今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次白扎巴:和平解放前,我们一家7口挤在不到十平方的石头房子里,每天两顿饭,每人每顿只能分到一点糌粑,连手心都铺不满。从来没有填饱过肚子,只能吃喂牲畜的草。

和平解放前,海拔4300多米的热角村由于高寒缺氧、土地贫瘠,几乎看不到一抹绿色。在次白扎巴和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一棵棵班公柳在这里扎下了根,而今已经长成了繁茂的树林。

日土县热角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蔡勇:现在我们村的班公柳有1460亩,在2021年直接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429万元,分到每户,平均下来是两万多元。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70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雪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截至2020年,西藏累计投入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达814亿元。如今,西藏生态系统整体稳定,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人民生态环境权益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责任编辑:王天玥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