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聚会】没人不拿奥运金牌当回事儿 - 体育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激情聚会】没人不拿奥运金牌当回事儿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8-04 04:46

【东瀛漫笔】

原标题:没人不拿奥运金牌当回事儿

工人日报-中工网特派记者赵晓展

8月2日,中国选手继续凯歌高奏。一天斩获5金并两破世界纪录,中国代表团本届奥运会金牌总数达到29枚,超过了里约奥运会的26金。

不过,本报记者却遭遇“滑铁卢”的一天。

中午,我们就赶到东京都武藏野之森综合体育广场,静候羽毛球项目最后两枚金牌的产生,谌龙和“凡尘”组合都进了决赛。虽然最终遗憾摘得两银,中国羽毛球队依然值得点赞。他们在本届奥运会上整体表现呈回暖之势,5个单项全进决赛并拿到2金4银。

这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整个下午,赛场和媒体工作间里,除了中国记者,数量最多的就是印尼媒体,也有少量韩国媒体——女双决赛前,是两对韩国选手的铜牌战。

快到晚上,记者忽然发现,媒体间开始陆续挤进多家西方媒体。羽毛球运动在西方并不怎么受待见,开赛几天来在这个场馆守候的,以亚洲媒体记者居多。但这个晚上不同 ,因为丹麦选手安塞龙进男单决赛了。

安塞龙没让这些记者们大老远白跑一趟,最终以出色的发挥赢下这场“双龙会”。赛后,媒体间一时充满欢声笑语。看得出来,这枚金牌让丹麦记者们明显情绪高涨。

这还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东京奥运会开赛以来,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在赛场响起的,是个别西方媒体的杂音。

《纽约时报》一篇抹黑中国的报道,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篇文章起了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中国运动机器的唯一目标:不惜任何代价拿下最多的金牌》。

报道称,中国用“体育机器”制造奥运选手,目标只为拿牌。而在类似的报道中,西方运动员来奥运会是享受比赛,夺冠是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生动写照;中国选手夺冠就是“唯金牌论”,就是“体育机器”制造出来的。

好在,这种伴随着中国体育发展、从中国在奥运会成绩不断提升起就一直不绝于耳的论调,逐渐让西方媒体和学者也看不下去了 。

据报道,英国国际关系学者汤姆·福迪撰文评论称,《纽约时报》发表如此糟糕的文章并不令人惊讶,它代表着美国媒体中一种固有、广泛的趋势:对华报道变得要多负面有多负面,极尽污蔑之能事和彻头彻尾的歇斯底里。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指责中国不惜代价拿奖牌,另一方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几大媒体却分别做了各自的奖牌排行榜。在这些排行榜上,美国目前不出意料地排名中国之前,占据榜首位置——他们的依据是奖牌总数。

而在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以及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媒体上,排行榜都首先计算金牌。

如同此前美国彭博新闻社曾费尽心机,不惜将以往排名中最为关键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等要素删掉,并将各种严格的防疫措施视作负面因素,愣是将美国在抗疫排行榜上树立成“全球第一抗疫大国”,最终成了一大笑柄。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看重“体育霸主”的地位。说到底,这些陈词滥调既是对中国运动员的抹黑,更是对奥运赛场上那些奋力拼搏的选手们的不尊重。

还是那句话,某些西方媒体戴着有色眼镜渲染的那些双标言论,别信!

(中工网东京8月3日电)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