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等级”企业定,这趟“直通车”怎样开好 - 重庆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职工“等级”企业定,这趟“直通车”怎样开好

来源:中工网
2021-08-19 15:09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国

  阅读提示

  重庆已经全面推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了职工上升通道。不过,人社部门放权给企业,也让部分职工对其公平、权威性产生了怀疑。这就需要企业以实绩和能力给职工评“等级”,只有确保了考评的公正,才能保证证书的权威性。

  “以前,我们这样的技术工人,没个四五年的时间,很难实现技能等级提升,现在有了‘直通车’,看到了‘升级’的希望。”已从事电焊行业多年的重庆某民企职工陈明对记者说。

  据了解,从2019年7月起,重庆启动了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持有企业认证等级证书的劳动者,与人社部门认证的享受同等待遇,纳入人才统计、高技能人才表彰、政府奖励津贴等范畴。如今,重庆已经全面推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数万职工通过企业认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职工“等级”企业说了算

  “今年2月,我们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成了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的备案。”西南铝集团的人事负责人告诉记者,完成备案后,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也随之逐步展开。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2826名职工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企业对我们进行职业等级认定,让我们这样年轻的技术工人,看得清前进方向。”西南铝挤压厂的精整工栗红儒说,他现在是中级工,此前参加了企业内部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了相应的考试,“现在,就看下一步公司的安排,在其他方面考核过了,就能‘升级’,我希望立足岗位,一步步升到‘首席技师’。”

  今年25岁的栗红儒,是一名12人班组的班长,班组平均年龄在33岁。他说,公司在人社部门备案了48个工种后,大家摩拳擦掌,思考着如何尽快提升技能,获得等级认定。

  “职工的技能等级让企业说了算,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是大好事。”重庆一中型机械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周彬举例,很多制造企业的金属轧制岗位,最低都要高级工,而高级工的下一等级就是技师,从高级工到技师,需要参加理论、实操考核,还要写论文,加上其他条件,很多人都卡在高级工无法向前迈进。

  周彬表示,企业自主认证职工等级后,就可以对一些符合工龄条件、给企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职工,适当放宽评价条件,助其取得更高等级的职称。

  重庆多家民企负责人坦言,企业是用人主体,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怎么评价人才。企业可以结合生产经营情况,自主确定评价哪些工种,还可以自主选择评价方式,这么做提高了认定评价的质量。

  以实绩、能力定“高低”

  记者注意到,人社部门放权给企业,让其自主评价职工,一方面畅通了职工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让部分职工对其公平、权威性产生了怀疑。

  “人社部门发的证和企业发的肯定不一样,并且没有政府部门的监督,我们也不能保证企业在评级时做到公平、公正。”去年年底,一制造行业的民企在重庆人社局备案后,第一时间发出企业将对部分工种进行评级认证的消息后,引起了不少职工的质疑,甚至有职工直言,“这是企业找借口提拔‘关系户’。”

  对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的高级技师王川洪认为,这是企业,特别是民企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大多数职工对政策了解不深,同时,试行初期,考核机制有漏洞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企业以实绩和能力给职工评“等级”,只有确保了考评公正性,才能保证证书的权威性。

  王川洪告诉记者,早在1997年重庆气矿就成立了技能人才评价站,从事行业内的采气工、压缩机操作工、采气测试工等工种的技能评价。“评价站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优化,总结出了一套以实干为导向,凭能力论英雄的自主评价体系。”重庆气矿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介绍,“我们对一线操作员分为八个等级评定,一线操作员通过理论、实操等考核获得相应等级,也能享受到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级别待遇。”

  为保证其考核的公平性,该评价站对考评人员的选配采取优选和回避制度,并利用全程摄像+现场管理岗督查+督导员巡视的方式,同时开展无记名“顾客认证工作满意度调查”和设立监督投诉电话等,让考评全过程暴露在“阳光”下。

  评级“指挥棒”变“能量棒”

  “对于企业来说,以前帮助员工获得人社部门评定的职称,就是一根‘指挥棒’,若来自企业的助力向某一个岗位倾斜,往往意味着该岗位为企业带来了大效益,也‘指挥’着该岗位的员工如何进步。”在重庆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看来,随着企业自主评定职工技能等级的推广,“指挥棒”就变成了“能量棒”,激励更多职工立足岗位,提高职业技能,以获得企业认可。

  “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和晋升岗位。”周彬坦言,在同一企业的一个班组内,工人们的工作内容、强度几乎相同,如果想增加收入只能提升自身技能等级,并等待聘用、晋升的机会。

  周彬说,随着企业掌握了评级的自主权,技术工人“升级难”的问题也随之破解,同工种的等级评定多是内部竞争,“此时,对于一线技工来说,止步不前就意味着后退,所以,现在大家都铆足了劲,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也利用自主认证职工技能等级这一“杠杆”,来撬动职工职业技能水平整体提升。西南铝备案了48个工种,解决以前部分小工种无法评价的矛盾,同时,对于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进行奖励。重庆气矿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收入挂钩薪酬体系,鼓励职工为了拓宽知识面与视野进行多工种取证,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学分制方案,使其突破工作年限和学历限制。

  采访中,多家企业的评级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自主认证职工技能等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能量”,公司层面也在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来解决诸如部分职业标准不完善、培训教学资源、考试试卷缺乏等瓶颈。

责任编辑:蔺凯伊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