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城市】这群“90后”成为冬奥会的“翻译官” - 就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爱在城市】这群“90后”成为冬奥会的“翻译官”

来源:中工网
2021-07-09 10:27

  “对于一个错误的翻译,我们需要找出少则几百条、多至几万条的数据让系统进行比对、学习识别,这样才能避免再次出错。”张为泰,这个90年出生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冬奥会多语种语言服务关键支撑技术与设备项目具体研发的负责人,带领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几乎由“90后”组成的冬奥会“翻译官”团队。

  张为泰(中)在和同事们研究冬奥会机器翻译的细节问题

  早在2019年4月,还在做一线技术人员的张为泰和其它14名同事一起,开始着手为冬奥会多语种语言服务提供关键支撑技术。接到任务之初,团队首先对通用场景的翻译系统进行冬奥场景测试,发现问题多数出在冬奥会专业术语和缩写上。

  “那段时间,我们没日没夜地加班,不断优化方案、写代码、做试验,努力提升冬奥会场景的应用准确率。”张为泰说起项目起步阶段的艰辛仍记忆犹新。

  2020年初,张为泰从一线技术岗走上技术管理岗,成为团队的负责人。对于这个“90 后”来说,工作压力不仅仅是要做好算法,还要思考如何带好这个“90后”团队。压力之下,张为泰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进一步加强和同事之间的沟通。

  “每周三下班,我们团队都会聚餐,一起体育锻炼,让大家放松放松。每当项目取得小突破,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增进彼此的了解。”“目前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工作就是要提升机器同传的速度,我们通过识别流式,以说话的字、词为单位递增识别,一句话结束马上进行调整,这对技术算法要求更高了。此外,我们还需要完善口语转成书面语言的技术,并对方言、口音等机器翻译的技术进行再提升。”张为泰说道。

  张为泰和他的团队可能不会出现在冬奥会的现场。但正如他所说,去不去现场不重要,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回报和收获就是能为冬奥会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提高赛会保障服务效率作贡献,让赛场内外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语音和语言交互无障碍。(据《安徽工人日报》报道 周雨濛/文 韩文哲/图)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