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全面拉开建设特大城市大幕 - 贵州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铆足精气神 吹响进军号 跑出加速度

贵阳贵安全面拉开建设特大城市大幕

来源:贵州日报
2021-04-15 08:55

  原标题:铆足精气神 吹响进军号 跑出加速度(引题)

  贵阳贵安全面拉开建设特大城市大幕(主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欣

  4月13日,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誓师大会召开,全面拉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特大城市的大幕。

  铆足精气神、吹响进军号、跑出加速度,贵阳贵安将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集聚创新人才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

  到2025年,成为首位度更高的省会城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支撑作用凸显,贵阳贵安深度融合,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实现位次前移,首位度达到27%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

  成为影响力更大的中心城市。总部资源快速集聚、创新创业日益活跃,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集聚集成和转化国际国内资源要素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2.6%,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3位,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成为生态性更强的功能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集约节约、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全面推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贵阳贵安作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更加强化。

  成为幸福感更足的宜业城市。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成创业者、就业者友好成长型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比力争控制在2以内,贵阳贵安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到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贵阳贵安将以大数据引领创新发展,高质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到2025年新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10个以上,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超过50家,组织实施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项以上,突破关键技术3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50亿元以上,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3位。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项目互动机制,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到2025年,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0,工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到65以上,累计建设省级融合标杆项目100个以上,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00个。

  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高质量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在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贵安生态新城等布局建设功能品质高端化、形象品牌国际化的总部经济发展集聚区。推动总部经济与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楼宇经济协同融合发展。到2025年,贵阳贵安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更加优化,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和集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新增总部企业300家以上。

  同时加快新型工业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旅游产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园区质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0%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推进对外开放。构建贵阳—贵安—安顺—黔南经济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依托以贵阳贵安为中心、周边1小时通勤范围的城市组成的都市圈,建设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以上的贵阳—贵安—安顺—黔南经济区,贵阳市与周边区域统一规划、协调推进、联动发展,引领带动黔中城市群高质量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以贵阳贵安为核心、以修文—乌当—贵定—龙里—惠水—长顺—平坝—清镇—修文高速公路环线为支撑的城市经济圈,带动黔中城市群加快发展。到2025年,国际航线达到40条、洲际航线达到10条,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达到24亿美元。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高质量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加大优质教育供给,建设健康贵阳贵安,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到2025年,新培育和孵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家,人力资源服务就业规模累计达到100万人次以上,新增5家省级示范基地、30家市级、50家区(市、县)就业见习基地,人均GDP达到10万元左右;在全省率先通过学前教育国家普惠认定,2个以上县区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新增1至2所国家级、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和高水平高职院校,3至5个国家级、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市人口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2%。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