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带富 不能无我 - 贵州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脱贫带富 不能无我

——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贵州残疾人

来源:贵州日报
2021-04-07 08:10

  原标题:脱贫带富 不能无我(主题)

  ——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贵州残疾人(副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徐梅

  残疾人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

  在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的征途中,贵州广大残疾人在党委政府政策保障给予的无微不至关怀下,焕发内生动力,以“不能无我”的姿态投身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不断突破自我,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奋进。

  2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贵州残疾人王明礼、王昭权、王华银、刁朝贵、陆婷(陆永江)、张兴燚6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些自强不息的优秀残疾人,在脱贫攻坚中大显身手。

  “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各级各部门领导这么关爱我们残疾人,我没有借口,也没有理由不努力。”家住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的王华银,虽身高只有1.2米,家里7口人,妻子和弟弟也都是残疾人,但他对脱贫致富从不曾懈怠。

  从前期自己养牛到后来创办小微企业养猪,再到成立合作社发展养殖业,王华银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仅自己奋发图强,还带动周边乡亲一起增收致富。

  扶贫先扶志,对残疾人来说,就是要扶起他们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

  这些坚韧不拔的优秀残疾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惧艰难,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岭自治县沙营镇纸厂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兴燚组织种刺梨时,不被别人看好,于是她决定要“带好头”。

  种树时,张兴燚一只手用锄头挖土不方便,就用手刨。一天下来,她手上全是血泡。回到村里,她用脚踩着刷子清理手上的泥土,血泡被刷子刺破,满手鲜血。

  “她一只手都这么拼命,我们身体健康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村里的乡亲们感动了,加入了刺梨种植的队伍。

  现在,纸厂村刺梨产业带动160多户贫困户就业,平均每人年增收2000元以上。

  优秀的不仅只有王华银和张兴燚,贵州残疾人全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带动更多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王昭权所在的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在他的影响下,以四坳村、韩家村为代表的养殖专业村逐渐兴起,全镇养牛户达776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总经理陆婷共创办了7处侗绣基地,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带动2000余人就业,每位绣娘每年增收一两万元。

  思南县东升森林种养家庭农场场长王明礼和退伍军人们的创业就业基地越做越大,带动邻近村寨众多群众致富,农民收入从不足1000元到人均增收近万元。

  刁朝贵的黔西县八块棉鞋加工坊去年销售额达120多万元,带动10余名周边群众就近就业,月收入在2500至5000元之间。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承洲说:“在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我们将着力讲好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残疾人优秀典型‘不能无我’的奋斗故事,让残疾人脱贫基础更加稳定,内生动力持续发展,产生更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让残健共融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成为推进新时代贵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