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体育陷入“应试”误区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莫让体育陷入“应试”误区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5-27 13:50

  原标题:莫让体育陷入“应试”误区

  近年来,随着体育中考改革和“双减”政策落地,各地学校和家长对体育越来越重视,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不断升温。据报道,北京市许多体育场馆周末培训课程价格水涨船高;深圳市不少跳绳培训班提供一对一甚至上门针对性训练,费用高昂且周末难以预约。体育培训“应试”苗头凸显。

  体育运动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我国将体育纳入中考,并逐渐增加体育中考的分值,就是为了促使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更加重视学生健康,让学生在较重的课业之外能够重视身体锻炼、增强体魄,引导教育回归本义。需要注意的是,重视体育不可陷入“应试”的误区,尤应避免可能造成有违初衷的负面影响。为此,有关方面需关注这一苗头,莫让校外体育培训与学生体育中考纠缠不清。

  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更好体现“重过程、强参与、要积累”。例如,可在将一次体育测试成绩作为中考体育成绩(或占很大权重)基础上,更加关注对学生体育运动的过程评价,探索把考核细化、量化到日常的基础锻炼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开足体育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同时探索多元化因材施教,让体育回归兴趣,避免学生以单纯应试目的参加体育运动。家长也应降低分数焦虑,树立理性态度,有针对性地帮孩子发现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不盲目花钱报班。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场上一些体育培训班不具备相关资质,培训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场地器材不足,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于2021年发布《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强化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坚决抵制“应试体育”思维。下一步,有关部门须加强对体育培训机构招生、收费、广告宣传等行为的监管,坚决查处和纠正“应试体育”焦虑营销等。

  增强青少年体质虽刻不容缓,但也非朝夕之功,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形成合力,循序渐进,以科学合理的引导,使青少年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与价值,进而强健身心,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徐达)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