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技术创新助力防疫“提智增效”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善用技术创新助力防疫“提智增效”

来源:北京日报
2022-05-20 11:24

  原标题:善用技术创新助力防疫“提智增效”

  与病毒赛跑,科技加持的方法和手段带来加速度。种种创新虽“微”,却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极大解决了市民朋友和各行各业的急难愁盼,将疫情防控对大家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应然之举,也是凝聚抗疫合力的应有态度。

  手机上一点一划,附近各核酸检测点的位置、排队情况、预估等待时间等信息便一目了然。近日,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联合驻区单位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上线了一款小程序,刚“出道”即赢得一片好评。

  尽快筛净隐匿风险源,必须向核酸检测要效率。连日来,相关方面统筹安排,尽最大可能增设并合理布局核酸检测点,“下楼即做、顺路即测”正逐步实现。总的来说,测核酸的便利度已大幅提升,不过,在末端服务方面也仍有提升改进的空间。比如,这个检测点排着几百米的长队,可能附近的另一个检测点等候者才七八个人,由于周围人口密度、办公楼分布等有差异,各个检测点时而“忙闲不均”也属正常。可问题是,对当下时段哪里忙、哪里闲大家却无法事先知晓,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耽误时间,也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有街道敏锐捕捉到这一现实痛点,并以技术手段予以解决,可谓正当其时。

  与病毒赛跑,科技加持的方法和手段带来加速度。回看抗疫两年多来,通过技术赋能优化防疫举措的创新比比皆是。从亮“码”出入、见“绿”放行,到健康码、核酸检测记录、疫苗接种情况“三码合一”,化繁为简的出行“神器”,让人员流动安全顺畅;从云会议,到云课堂,依托5G、在线直播等时兴技术,远程交流互动自如无碍;从AI机器人无接触配送,到核酸检测点地图上线,依托人工智能、实时定位等创新应用,保障了社会生活有序……种种创新虽“微”,却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极大解决了市民朋友和各行各业的急难愁盼,将疫情防控对大家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应然之举,也是凝聚抗疫合力的应有态度。

  哪里有诉求,哪里就有创新,科技便民的内核是创新为民。要看到,抗疫至今全社会对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已有充分共识,真正影响大家参与感受的,往往就是末端落实的各种难点、痛点。如果说技术是“利箭”,对破解问题有事半功倍之效,那么群众的诉求就是标靶,找准了、瞄对了,才能有的放矢。在这方面,与群众接触最多的基层一线其实有着更切身的感触,也有着更大的创新主动性,或优化机制,或技术借力,都更敢想,也更肯干。就拿中关村街道推出的这个排队小程序来说,产品需求由街道提出,中科院自动化所作为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立刻响应,仅用一夜便完成产品。这正是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的基层,与肥沃的创新土壤所结出的硕果。

  新冠疫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创新在城市治理中的巨大潜力,同时也照见了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不少现实梗阻。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本身具有打破时空限制的特性,但在具体操作中也难免遇到城市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壁垒。比如,在科技资源丰富地区可以即时拿出的技术创新,在一些资源薄弱地区的研发就会显得不那么高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突破是一方面,辐射带动是另一方面,面对群众对更高效、更便捷服务保障的普遍期待,能不能通过协调各方、共建共享,最大限度抹平技术鸿沟,加快好经验、好做法的推广效率,就显得异常关键。在这方面,北京创新资源丰厚,有责任也有能力继续引领风气之先,积极调动商业公司、科研院所、民间高手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积极性,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用科技版“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帮助城市疫情防控常态化乃至城市治理“提智增效”。

  科技变革的时代,科学化、智能化很大程度标定着城市新的成长坐标。以技术创新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服务的“路子”,是我们克毒制胜、为民服务的法宝。困难总会过去,而把群众呼声时刻放在心上,永远是这座城市行稳致远的价值底色。(鲍南)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