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建筑“奇迹”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现场·我在我思】建筑“奇迹”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6-23 07:16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建筑“奇迹”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苏墨

  “你们能不能建十层以上的楼房?”

  “能。”

  “建20层以上的行不行?”

  “行。”

  “能不能建造容纳一万人的大礼堂?”

  “我们的设计能力和施工能力可以建造万人大礼堂。”

  这是1956年2月的一天,当时的国家建筑工程部门负责人在中南海丰泽园与毛泽东主席的一段对话。

  在书中读到这段细节时,我不禁感叹这番回答的勇气。彼时,我国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工农业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工程建筑水平还十分有限,全国没有一座10层楼房。

  3年后的1959年,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的“十大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拔地而起,投入使用。

  这1000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建筑全部由中国本土建筑师、设计师设计建造,风格多元,兼收并蓄,开启了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对民族化探索的最初步伐,更体现出世界级的工程技术水平、规划设计水平、施工管理水平。

  2019年9月25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这座如展翅凤凰的建筑创造了103项新专利、新技术,65项新工艺、新工法。

  这些已经发生、正在发生、还将发生的奇迹背后除了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外,还有一股力量值得关注和铭记,那便是一直团结一心、踏实肯干、创新创造的劳动者。

  当年,在人民大会堂施工的10个多月中,每天有1.4万多名建设者活跃在工地上,累计有30万人轮流参加了劳动。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解放军官兵、学校师生、机关干部,也有老农民和家庭妇女,他们没向国家要一分报酬。采访中,今年88岁高龄的人民大会堂建设亲历者、建筑结构专家李国胜回忆,“当时的设计人员都搬到了施工现场,整晚都在设计图纸,为施工创造条件。1959年3月初,我们完成了人民大会堂钢结构部分的全部图纸,一共有3600多张。这么短的时间能完成,靠什么?靠艰苦奋斗。”

  在大兴新机场的建设中,依然有数百家单位参加,不少于10万人凝心聚力,才安全无事故地锻造出了这只钢铁凤凰。今天的材料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劳动者可以运用多种高科技建材和先进施工工艺,但匠心没有变,建造属于人民的建筑这颗赤子之心没有变。

  在鸟巢,每一条焊缝边上,都能看到焊工的名字。举世瞩目的建筑以这种方式铭记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我们一次次突破技术难关、资金困难、管理难题,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在北上广深,在普通城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不再是小学生作文中的未来畅想。建设者们不再单纯地追求最大、最高,而是追求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兴机场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54项绿色建设指标。

  中国尊、小蛮腰、上海中心大厦、大兴机场……被世界建筑史“封神”的作品队伍,不断壮大着。这每一个奇迹和建筑背后,凝结的都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发展理念、观念的进步。徜徉其中、驻足其下的每一个国人,都会深感自豪和骄傲。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