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思想行动指南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思想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解读

来源:光明网
2022-05-07 09:34

  原标题: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思想行动指南(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解读(副题)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大会成功举办,向广大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贺信情真意切、言简意赅、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鼓舞人心,为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真挚情怀,切实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劳模工匠群体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劳模工匠和广大劳动者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彰显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彰显了劳模工匠群体在解决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贺信精神,充分认识贺信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学习掌握贺信精神的思想理论前提

  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必须立足于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和主体之维的理论分析框架,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逻辑,特别是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理论。

  (一)学习贯彻贺信精神,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高度、战略高度和思想高度,着眼于历史与现实、地位与作用、机遇与挑战、素质与能力、精神与实干的辩证视野,分别对劳模工匠、工人阶级、职工群众、党委政府等作出指示、明确方向、提出要求。因此,要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贺信饱含的深厚人民情怀,深刻认识贺信贯穿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深刻认识贺信对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明确要求,深刻认识贺信对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殷切期望,深刻认识贺信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的要求,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懈努力,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团结动员职工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全面总结梳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年成绩经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学习贯彻贺信精神,必须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劳模工匠群体的劳动创造,多次就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中科学界定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回答了事关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对劳模工匠群体、对劳动人民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发展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劳模先进、高技能人才、产业工人和全体劳动者的热情和活力,进一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和有力思想武器。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贺信精神,必须把贺信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在总体性的观照之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贺信精神的实质要义。

  二、深刻把握贺信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一)贺信饱含深厚的人民情怀,深刻诠释了对劳模工匠和广大劳动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高度肯定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劳模工匠的重要贡献和示范带头作用,多次同普通工人谈心、与劳模工匠座谈、为劳动者鼓劲、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谋划,勉励鼓励劳模工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展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劳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深情厚谊。

  第一,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注劳模工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2018年9月,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车间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轧电制造厂车间,察看企业冶金、电力领域转子、轧辊产品生产情况,观看国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华龙一号蒸发器管板等核电产品展示;在水压锻造车间,详细了解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世界级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运行情况。在查干湖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同职工群众握手交流,问他们今天收获多少、水产销路怎样、收入好不好;希望乡亲们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让生活“年年有鱼”。在视察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心控制室,通过大屏幕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辽阳市石化工业发展情况,听取企业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新产品介绍;在控制室外,同企业劳模和职工代表一一握手。在视察辽宁忠旺集团时,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各种型号、不同用途的挤压铝产品,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规划;在轨道车体制造车间,向职工仔细询问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在抚顺东华园社区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关切询问住房改善情况如何、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看病方便不方便。

  第二,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注劳模工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素质提升。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改革举措,厘清了为什么改、怎么改、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第三,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注劳模工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权益。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并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问候。他叮嘱当地干部和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越要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职业发展,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好;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抓住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问题,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工匠群体和广大劳动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深刻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治国方略、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和百姓情怀。

  (二)贺信贯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高度评价技术工人队伍的重要地位,为巩固发展工人阶级领导阶级地位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并对进一步巩固发展工人阶级领导阶级地位提出新要求。

  第一,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这与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分不开的。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其一,我国是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紧紧依靠工人阶级,不断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其二,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其三,工人阶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工人阶级具有高度集中性、组织纪律性、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之一。

  我国工人阶级从来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从来都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

  第二,工人阶级的现状。当然,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等原因,一些企业和职工遇到了种种困难。针对社会上对于工人阶级的种种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全面提高,结构更加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不断增强。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

  第三,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既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实践问题;同时,要从外力和内力两个方面来推动。

  一是外力层面,党委、政府、工会等要坚决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要不断营造环境、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创新方式,为广大职工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创造更多机会,为广大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打开更广阔的通道。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二是内力层面,工人阶级要加强学习,实现自身发展进步。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拥护改革开放,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要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充分发挥伟大创造力量,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始终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贺信对深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出了新定位、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精准把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段重要论述,为我们精准把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劳模精神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劳模精神的内涵界定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其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指得是职业品格包括岗位意识和进取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指得是优良作风包括奋斗意识和创新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指得是人格境界包括名利意识和奉献精神。可以说,“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精神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劳模对国家、社会、职业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精神的品质体现,劳动模范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积极实践者,他们发奋图强、敢为人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创造辉煌、彪炳史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则是劳模精神的价值追求,彰显的是劳模先进心甘情愿、默默坚守、身心投入,不追求声名和私利。

  劳动精神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劳动精神的内涵界定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具体而言,“崇尚劳动”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充分认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通俗地讲,只有崇尚劳动,劳动者才能“想干”。“热爱劳动”是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能够自觉劳动、积极劳动、主动劳动;通俗地讲,只有热爱劳动,劳动者才能“爱干”。“辛勤劳动”是对劳动过程及其强度的充分肯定,表明要充分遵循劳动的客观规律以及要达到的劳动强度,体力劳动要付出辛劳和汗水,脑力劳动也要付出智慧和心血;通俗地讲,只有辛勤劳动,劳动者才能“苦干”。“诚实劳动”是对劳动者品德的客观规定,表明劳动要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事求是;通俗地讲,只有诚实劳动,劳动者才能“实干”。

  工匠精神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可以说,工匠精神既表现了极致之美的品质追求,又体现了敬业之美的精神原色,更展现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其中, 执着专注是精神状态,是时间上的坚持、精神上的聚焦;精益求精是品质追求,是品质上的完美、技术上的极致;一丝不苟是自我要求,是细节上的坚守、态度上的严谨;追求卓越是理想信念,是理想上的远大、目标上的高远。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包含了精神态度、品质追求、自我要求、理想目标四个方面的丰富内涵。实际上,工匠精神解决了如何使劳动更专注、更专业、更高效、更科学、更富有创造性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能干、会干、巧干、快干。

  第二,创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思想路径。劳模工匠精神的弘扬,既要务虚,更要务实;既要继承历史经验,更要创新思路方法;既要强化理性思辨、理论逻辑,更要注重鲜活生动、春风化雨。

  一是对劳模工匠群体而言,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模工匠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打铁先要自身硬,劳模工匠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必须推动自身各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对劳模先进而言,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信仰、统观全局,精准定位、明确方向。二是提升技术素质。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行业知识、技能知识特别是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导向性、专业性的技术知识,并不断创新实践,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继续成为本专业、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三是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学习各类社会科学知识,加强人文修养,提升个体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情感态度、道德修养等,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言谈举止、人生境界。四是做好发展规划。通过准确判断自己所处的职业方位和发展阶段,设定目标愿景,做好人生规划特别是职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发展思维,挑战自我,实现更大突破。五是强化示范引领。通过精神引领和技能引领,加强团队建设和劳模工匠工作室建设,实现传帮带、扩大影响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劳模工匠担当,推动示范引领作用抓实落地。

  二是对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而言,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一是树立学习目标。立足于国内国外发展大局和个人发展现状,努力向劳模先进学习,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二是刷新行动理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始终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三是提升劳动品德。在劳模先进的精神感召下,进一步激发劳动热情、践行工匠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四是培养劳动习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始终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创造性劳动。

  三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劳模政策。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劳模培养、选树、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已相对成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某些方面特别是劳模动态管理机制、学习交流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示范引领机制还需要不断补充完善。二是提升劳模地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地位。继续增加劳模先进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大会代表中的比例;将劳模先进纳入党管人才的总盘子中统筹考虑,放到与其他各类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劳模服务工作,增加劳模先进的获得感。三是落实劳模待遇。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进一步实现地位和待遇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制定与劳模先进的贡献相对应的经济待遇标准,大大提升劳模先进在经济待遇方面的获得感,让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看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美好前景,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

  四是对大中小学而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通过专题教育解决学生劳动价值观层面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愿劳动、不爱劳动的现象。二是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解决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技术、劳动品德、劳动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愿劳动、想劳动、爱劳动、懂劳动、会劳动。进一步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五是对全社会而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劳模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强化社会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模、热爱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对劳模工匠精神的宣传深度和温度。通过大众化、故事化、时代化、生活化、日常化的讲述方式和内容创造,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推动劳模工匠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劳动者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培养全社会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四)贺信对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强化素质能力提升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毫无疑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也需要千千万万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大军。

  第一,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要做到“四个必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和素质能力提升,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实现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必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第二,科学把握精神弘扬和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之间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着重强调技能人才、技术工人队伍、技术技能水平。这当然是基于贺信对象的定位,但更重要的是,贺信重在强调的技术技能素质提升;也就是说,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既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要在学习弘扬精神的同时,构建起与精神弘扬相对等的技能技术支撑。更进一步讲,就是将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技术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有基础、有后劲、可持续。由此,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精神的弘扬,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多层次的,既包括理想信念、担当奉献,也包括知识技能、创新创造。可以说,一方面,只单纯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精神的弘扬,不注重技术技能水平提高,精神的弘扬就难以持续,也缺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现实支撑,难以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难以让更多劳动者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也难以担当起时代赋予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只单纯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而没有甚至丧失理想信念、担当奉献,不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很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也难以担负起彰显中国精神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图伟业。

  (五)贺信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实施五年来,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制度优势充分彰显,协调机制有效运转,社会氛围日趋浓厚,有力激发了广大产业工人的创造创新热情。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已出台相关制度文件50多个,全国总工会出台相关制度文件20多个;各有关单位在谋划“十四五”、编制本单位“十四五”发展规划时,多数都把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要任务作出安排,进一步明确工作着力点、突破点、关键点,为推动产改走深走实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必须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快进度、更优质量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切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第一,深刻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内在逻辑。精准把握内与外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继续加强教育引导,强化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产业工人内在活力,特别是通过大力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培养培育产业工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制度设计,不断完善产业工人主人翁制度安排,以制度有效保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推进。

  精准把握系统性和协同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继续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系统性,紧密融入发展大局,以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效能跃升,不断满足产业工人和广大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各级工会组织要创新发挥工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工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彰显工会力量和工会担当。

  精准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具有政策规定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普遍性的政策与地方特殊性相结合,实现普遍与特色、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既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地本单位特殊性;同时,又要胸怀全局,把握大政方针,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第二,深刻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践逻辑。科学做好顶层设计。根据本地产业工人队伍的具体情况,制定契合本地实际的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改革方案。特别是要结合大局,以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重点,实现企业、学校之间的融合共建;结合活动,以劳动竞赛推动岗位练兵、技能提升;结合重点群体,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

  抓住重点群体。牢牢抓住产业工人中的劳模工匠群体,完善劳模工匠政策,不断丰富更新劳模工匠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劳模工匠人才的地位,纳入党管人才的总体中统筹考虑;进一步做好劳模工匠服务工作,增加劳模工匠的获得感,实现劳模工匠地位和待遇的全面提升;组建跨专业、跨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的劳模工匠创新联盟,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强化监督考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要有硬杠杠,将改革任务科学纳入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核,推动改革成为党政(企业)“一把手”工程。当前部分省市已开展综合考核评价排名,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排名不仅仅是荣誉表彰,要开展改革情况绩效评估,不断探索将排名结果与先进名额指标、补助资金分配等挂钩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各单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动力活力。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通过大众化、故事化、时代化、生活化、日常化的讲述方式和内容创造,讲好产业工人故事、讲好工人阶级故事、讲好劳动者故事、讲好改革故事。特别是发挥好新媒体作用,创造性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潮流,善于运用这些新技术、新应用创新表达范式,瞄准产业工人整体状况、新诉求、新需求,实现分众化、差异化、智能化精准推送,实现改革主流声音在网上舆论场全覆盖,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三,深刻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主体逻辑。强化“工人至上”理念。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是工人、主体是工人、最终受益者也是工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所有设计,都要紧密围绕工人主体展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产业工人的理念信念教育;加强技术技能提升,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激发产业工人自主学习活力,切实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水平,将学习效能和工人待遇紧密链接;加强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性发挥新时代工人文化宫“学校和乐园”作用,促进产业工人的团结,提高产业工人的综合素养。

  拓宽产业工人发展通道。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职业发展层级,引导广大技术工人争当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职称发展通道,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设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量化条件,打通技术技能人才评聘绿色通道。企业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激发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产业工人的待遇落到实处。

  增强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围绕“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基本要求,推动形成产业工人相关激励机制。在政治激励机制方面,继续提高产业工人在各级党组织、人大、政协、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在实施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制度时,继续探索产业工人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在荣誉激励机制方面,要高度重视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突出“技高多得、多劳多得”,探索构建以劳动创造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制定与产业工人贡献相对应的经济待遇标准,切实提升产业工人薪酬水平,让广大劳动群众看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美好前景,推动更多劳模先进和大国工匠竞相涌现。

  一纸书信,万千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内涵深刻,语重心长;言简意赅,纸短情长,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模工匠群体的高度重视,对产业工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亲切关怀,对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殷切期望,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关心和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研究和系统阐释,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贺信精神上来,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巩固和发挥工人阶级地位作用、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彭维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名誉主任)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