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要素联动 提升“广州制造”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激活要素联动 提升“广州制造”

来源:广州日报
2022-05-03 10:27

  原标题:激活要素联动 提升“广州制造”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推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广州市制造业提质增效成果突显,已形成六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更是突破三成大关,在全省、全市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中“广州制造”大有可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须注重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广州而言,推进制造业立市不是简单地一味追求提高制造业占比,而应依托作为千年商都、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形成的要素高地地位、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先优势,遵循系统思维,以要素协调联动为抓手构筑制造业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广州现代产业新体系。只有这样,方能在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进程中谱写“广州制造”新篇章。

  加速产业横向协同,推动产业链价值链纵向重构,夯实实体经济基础

  一是加速产业横向协同步伐,合力提升广州制造能级。在二、三产业之间,要加强政策引导,以跨行政区的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价值创新园等为载体,深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配套衔接的产业格局,为擦亮“广州制造”名片提供重要支撑。在制造业内部,要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为导向,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形成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尤其要以公共资源配置优化、公用服务质量提升和精准滴灌计划落实等为手段,助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软件等外溢效应显著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就产业支撑体系来看,要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加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产业数字联通接口,赋能广州制造新动能培育。

  二是重构广州制造纵向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广州制造全链条全方位升级。要立足新发展格局,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产业链重构战略基点,以内需消费市场为导向开展补链延链工作,进而以在广州境外的经济贸易合作区为重要支撑,鼓励企业以抱团出海的姿态“走出去”“走上去”,促进广州制造有机嵌入全球产业链。要深化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切实落实广州制造长板锻造工程,以营商环境优化、产业招商导流加大重点项目引进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市场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控制能力的全球链主企业,同时坚持“梯度化培育、差异化支持”原则促小育微,打造“专精特新”领域“单项冠军”,从而依托大中小企业融通平台为基础和载体,通过“组团式”“抱团式”创新发展模式,助推广州制造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跃迁。

  构建企业、平台、空间多层次产业科创格局,以科技创新提升广州制造新活力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夯实制造业创新能力基础。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点是要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产品政府首购、放宽科技创新设施用地限制等创新政策工具组合优化为辅助,推动基于市场导向的、由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要素内源化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视开展以企业为核心的委托研发、联合实验、创立合资企业、建立科技园区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科技研发供给与产业技术需求有效对接。坚持将企业创新联合体作为基础产业科技融合组织模式,支持具备技术实力、资本实力和研发领导能力的企业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进入,促成产业链、创新链各方共同参与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齐心协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力求开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州路径”。

  二是实施创新平台开放战略,释放产业融通创新动能。一方面,要构建满足融通创新需要、结构合理的高能级平台体系,加大超算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对外延展搭架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中心和设计创新中心等,为产业融通创新提供“硬设施”支撑。另一方面,增强融通创新平台体系服务功能,发展一批集共性技术研究、企业孵化、品牌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平台,强化创新平台服务功能定位法律规范,引导多元资本支持创新共享平台体系建设,为产业融通创新提供“软服务”保障。

  三是构建“一轴四核多点”协同创新空间网络新格局,辐射带动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发展。以“一核两心多园”和“一体两翼三支点”为空间布局思路分别按下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极点建设“快进键”,由北向南打通由天河智慧城、广州大学城、明珠科学园等关键创新节点连接而成的创新动脉。着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一区三城”创新极核,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加速向四核流动。强化多点全域创新协同,以东部北部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多点组群作为产业创新基础,推动中部培育高端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沃土,借建设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东风打造南部科技交流合作高地,确保科技切实赋能产业,提升广州制造国际竞争力。

  深化金融领域“放管服”改革,以现代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广州制造

  一是推进融资结构改革,更好满足企业金融需求。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到新三板或本市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注册挂牌,坚持“上市一批、辅导一批、改制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为产业转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业态创新企业等制造主体提供精准上市辅导,适度加快扩大直接融资的步伐。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引导企业灵活运用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等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组合,探索投贷联动的广州范式。

  二是推进服务方式改革,更好满足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需求。改革针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增强信息对称性与透明性。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业务,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产业创新活跃、金融资本密集的区域打造若干精准投融资对接对话平台,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壁垒,以资金活水滋润广州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推进监管体系改革,更好满足金融安全和稳定需求。建立综合风险监测系统及风险评估体系,及时预警风险隐患和非法集资活动风险,强化对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测评估,建立企业涉嫌非法金融活动信息披露制度。尤其应强化对科技金融领域的监管力度,以大数据为核心完善广州版监管沙盒机制设计,加快监管沙盒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落地应用,助力维稳广州制造外贸基本盘。

  外引内培双措并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造广州制造产业人才新高地

  一是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厚植广州制造人才沃土。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契机,打破人力资源流动制度性区域藩篱,结合广州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瞄准国际、国内领先人才团队,“成建制、机构化”引进一批产业亟须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持续完善高级人才奖励政策及优惠服务措施,重点在住房、医疗、出入境、职称评审、子女上学等方面加强服务与支持。

  二是强化人才培养良性机制,增强广州制造内生动力。开展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通过完善招生和就业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着力培养一批符合广州制造产业实际需求、具备较强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和工程师人才,建立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携手共进。推广实施海珠区创新建立的“ToB+ToC”的“一体两翼、相互支撑”新型首席服务官体系,即打造以投资促进、商事服务、税务服务、规划服务、建设服务、法务服务等为核心的“ToB”端重点企业服务内容,以安居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为核心的“ToC”端重点产业人才服务内容,推动人才服务与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应用场景资源精准对接。

  三是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涵养广州制造源头活水。实施“集聚科学大家”计划,加大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创新重点载体建设,大力支持战略科学家培育,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战略科学家负责制,尤其鼓励支持青年科学家挑大梁、当主角。实施“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出台培训计划,组织企业家和企业管理、科技、营销专业人才参加有针对性的理论培训、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家队伍和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以企业家精神培育和激发广州制造在百年未有之风云变幻中破浪前行。

  (作者顾乃华系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产业新体系研究基地主任;廖桂铭系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