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进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进

——社科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04-29 15:30

  原标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进(主题)

  ——社科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副题)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己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这次重要讲话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也更加明确了学术己任。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这是一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能够真正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就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立场的体现。立场决定观点、方法,决定了观察问题的视角。在任何一种理论研究的背后,都必然隐含着“代表谁”“替谁说话”“维护谁”的问题,立场问题讲到底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首要学术己任。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出了最为精辟的结论,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根基。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性的重点就是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就是以人民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要内容,以满足人民期待和实现人民愿望为己任。对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必须贯穿鲜明的民生导向,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在涉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民的精神渗透在研究之中。这无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人民的责任。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寻求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例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研究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研究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等问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司法问题为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

  尊重人民,心中装着人民,服务人民,并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才不会迷失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才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社会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变革时期。如何以宽阔的眼界来审视世界、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如何以历史的视野来把握世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如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呈现出复杂态势中面对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学术己任。

  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高度的学术研究良知。研究“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论在理论探究还是在实践探寻中,都必须追求真理和知识、体现学术的尊严。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要敢于直面真相,探求世界本原;要敢于追求真理,探索人类新知;要敢于讲真话,弘扬“求真知”的精神。既不以学问媚上成为权力附庸,也不以从众媚俗博取一片掌声;既不以“跑场子”猎取富贵,也不以媒体炒作来包装自己。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需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甘于清贫,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才能抵得住利益诱惑而不会失去自己的良知。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方法。绝不说套话、大话和空话,绝不人云亦云如“鹦鹉学舌”,绝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绝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既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做研究,也要在尊重他人成果、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的基础上做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

  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社会责任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立身之本、研究动力。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以天下为己任,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保持观察、思考世界和中国的敏锐性,关注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弘扬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无畏精神,就能在研究中敢于担当、勇于进取;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始终保持一种尊崇创造性研究的精神,立足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以一种严谨、规范、诚信的态度来对待学术研究,以强烈的敬业精神孜孜以求地执著于研究事业。只有具有了社会责任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可能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理论创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时代和实践,研究时代课题,提出新观点新理论,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神圣的学术己任。

  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在探讨时代课题中解决当下的社会矛盾和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是对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的真实写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理论创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在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新的实际出发,就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的历史。这部历史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创造的思想元素,提供了实现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

  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方法自觉。方法自觉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有自觉对问题积极思索的探索精神,有自觉对真理孜孜追求的科学态度;二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面对现实的责任,不回避学术批评、不逃避学术竞争,不利用权势,不人云亦云。方法自觉的前提是方法自觉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自觉意识,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二为”方向与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借鉴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学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观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有“视域”,即需要有大历史的视野。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人们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对人类自身研究的拓展而拓展,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要坚持方法自觉,首先必须有方法自觉意识。方法自觉意识的确立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完成学术己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关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途的决定性因素。

  (张雷声,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深化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研究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因此,从历史高度、思想广度、表达深度等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作进一步的凝练和提升,以适应并促进它更为广泛的传播,进而引领时代发展方向与人类进步潮流,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使命。

  提炼以命运共同体为标识的人类文明概念

  伴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思想的世界文明观,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认同。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以来,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对此加以阐释,就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形成了一些引发思想共鸣并产生较强影响的理论成果。纵观这些成果及其核心观点,主要是从文化基础与文明交流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现实意义、历史经验、构建路径、发展趋势等,作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论证,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实现了从价值观到历史观再到文明观的升华。尤其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国内外学界以作为文明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研究对象,不仅从“小写的文明”,即具体领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视角,进行了精准而详实的探讨;而且基于“大写的文明”,即全人类进步与文明新形态的维度,作出了深刻而整体的把握,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由此,在总体上提炼出以命运共同体为标识的人类文明的概念,并围绕它展开系统而全面的探究,成为可进一步发展或突破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权威外译(creating a new model for human advancement)来看,它主要是从文明的核心要义,即人类进步的表征,而非范畴本身来界定它的。一方面,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中持续深化,是从倡议到理念直至升华为思想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它超越了纯粹的价值观的层面,蕴含着兼具历史性与进步性的文明逻辑。不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理论的深度,还是立足实践的广度与文明的厚度,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都已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及重大的作用。基于人类文明的整体性,重新梳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出场的,它从倡议和理念升华为思想,经历着怎样的发展过程,昭示着什么样的文明逻辑,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发展这样的文明新形态……这些构成了理解并践行“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的前提性工作。

  坚持文本、历史、理论、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研究同唯物史观尤其是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具有高度的思想契合。遵循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有机互动的总体思路,在现实问题的导向下,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原文原著为基本依据,采取文本、历史、理论、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之具有学理上的可行性。不仅如此,文本、历史、理论、现实相结合还是跨学科的方法,综合运用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进行研究,有助于形成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框架。

  具体而言,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对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文原著进行初步阐释。由此得出的内在逻辑,构成了思想阐释的首个内容。这里的现实问题,不是一般的经验事实层面的问题,而是真正的时代课题,也就是表征着时代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社会现象、历史事件或理论动向。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直面“时代之问”,即“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并从哲学高度向人类自身追问“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以此作为回答“时代之问”的前提。

  思想阐释虽始于文本解读,但所得出的内在逻辑却远不止于此。从思想开放的、发展的特质来说,思想阐释应当包括思想的演进过程即对历史的把握,也就是思想的批判、传承与发展。就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而言,可以充分考察其理论渊源,系统阐释它从核心理念到打造“五大方面”的总体布局,再到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路径的发展,并延续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等新的重大倡议与丰富内涵,进而揭示它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创新发展。

  正所谓“论从史出”,在梳理思想演进的过程中,一些基本的观点与重要的命题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提炼而出。因此,基本观点或重要命题的重释,亦成为思想阐释的重要组成部分,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研究也不例外。思想与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作为同一事物的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而存在。所谓“现实”,简言之就是“事实”加上“本质”,而这里“本质”即为“思想”。按照哲学原理的一般表述,思想作为客观实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本身就属于客观实在即现实的范围。可见,现实问题的解决是思想阐释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立足中国发展大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研究,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世界观方面和方法论层面的启示,彰显出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把握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的内在逻辑

  从人类文明的整体上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将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作为研究对象,离不开对其内在逻辑的深刻把握,包括它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核心理念、内在关系、话语革命、经验依托、道路参考、文明使命、创造转化、创新发展等。

  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实践,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三个理论渊源,昭示出其蕴含的坚实的理论根基、深厚的文明底蕴、独特的实践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充分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及其必然,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中持续深化,是从倡议到理念直至升华为思想的历史过程;它超越了纯粹的价值观的层面,蕴含着兼具历史性与进步性的文明逻辑。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既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又是命运共同体,其内在要求维护全人类的普遍正当利益、承担文明召唤的时代责任,进而实现利益与责任的有机统一。

  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普遍交往学说一脉相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分别用以界定人类存在,表述所有普遍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把握“个人的特殊利益”和“普遍的共同利益”的关系,依次实现了对“西方中心论”的结构性超越、“文明冲突论”的系统性批判、“国强必霸论”的总体性解构。从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理念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思想旨归的一脉相承,它们均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趋势具有深刻的把握,从而在价值同构上表现为从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出发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作用,还同时奠定了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维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以一定的实践活动为依托,尤其是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创造者和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胸怀天下”概括为百年党史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不论是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还是站在人类进步立场探索共建共享之道,抑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文明进步积极贡献力量,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经验依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道路参照,而且积极融入到全球文明的塑造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极为重要的道路参考。文明的存续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终极关怀。立足为世界谋大同,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引领世界走向繁荣、共创更加美好未来,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杨洪源,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以回应时代之问为己任 以彰显中国之理为追求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作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工作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使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提升了在我国体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的能力,增强了推动新时代彰显中国精神的体育文化传播和人文传承的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为推动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之美,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人文之光,折射出我国在新时代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北京冬奥会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与希望,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给出了“一起向未来”的中国之答。

  在筹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7年多时间里,党中央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绿色低碳奥运到疫情精准防控,北京冬奥会为全球抗疫和举办国际重大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的中国经验。更为重要的是,7年多的奋斗之路充分展现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体现了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办奥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三亿中国人在冰雪运动中尽享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并以广大参与者的奋进之志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我们要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汲取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一是要发现中国精神,通古今之变化。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二十个字来凝练北京冬奥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在筹办举办冬奥会过程中收获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谱系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一种精神,而认识一个民族就是要善于反观和反思这个民族的精神。北京冬奥精神是审视新时代中国人精神面向的一个剪影,需要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力量、价值底蕴和精神气度,更好地审视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对古今之变的辩证审视中进一步把握历史主动。

  二是要倾听人民呼声,立时代之潮头。新时代的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普通民众科学锻炼和增强体质的需求,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加大“主动健康”理念的培育力度,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需要把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和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面向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的价值追求,树立为人民健康做学问的理想,为积极构建新时代体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向世界用心讲好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三是要感应时代脉搏,发思想之先声。通过北京冬奥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的可信、可爱、可敬形象,也发出了携手世界各国共克时艰、一起向未来的时代之约,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重返奥利匹克大家庭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体育的发展需要融入世界,世界体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融入。我们要坚持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把握体育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重要属性,以具有思想创新力的价值观为引领,融合全球与本土文化特质,发挥体育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张盛,作者系上海体育学院教授)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了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现实方案。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独特的使命和责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态势正从低潮走向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进行了创新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令世人瞩目,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面临着诸多新的时代课题。世情、社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结构重塑、范式革新、话语转换、国际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时代契机。新时代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行创新性发展、实现根本性突破、作出原创性贡献,要始终坚持问题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

  坚持问题意识,解答时代课题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回答具体问题,更要解答时代课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能否科学回答时代课题、有效回应社会需要、合理解决现实矛盾从而与时代同行,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解释力、价值性、有效度的重要尺度和基本标准。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推而广之,亦是如此。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系统揭示中国发展历史逻辑和未来发展布局,深入探讨全球治理秩序变革和人类演进方向,科学剖析人民需要转变特征和现实回应机制,科学把握时代演变规律和世界变革趋势;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不但提升思想理论的解释力、传播力、认同力;以全面建成学科布局优、学术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目标,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具有独特性、开创性、引领性的成果。

  坚持自主意识,建构知识体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坚持博采众长,更要保持自主自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新时代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实现质的飞跃,要将独立自主的原则、经验和精神贯穿到中国知识体系建构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体现主体性、自主性和原创性;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涵养中国传统,审视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塑造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文明深度融合;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话语束缚、范式禁锢、路径依赖,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新命题、新论断、新话语诠释新课题,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建构新型阐释体系,充分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独特性、自主性,为21世纪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和新的路径。

  坚持创新意识,彰显文明特质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要融通古今中外,更要实现守正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对这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进行科学系统阐释,迫切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实现时代性创新。历史未往,未来已来。历史转换是既往的时代变局,时代变迁是历史的交替回响。坚持创新意识,不仅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以包容性、开放性的心态对待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历史逻辑与未来期待、既往经验与当前实践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内在特质;而且要始终保持革新自觉、接续增强原创能力、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动力基点,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切实增强创新定力,充分激发创新动力,形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时代合力。

  坚持担当意识,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强调中国特色,更要展现世界胸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加需要中国。新时代,我们要坚持胸怀天下、彰显大国担当,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坚持大历史观和全球史观,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拓展大视野,形成大格局;要基于立体多元的国际传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国精神的弘扬者、中国理念的传播者、中国学术的创造者。在学术中国中重新发现世界,让世界学术更加关注中国。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既具有中国意义,又具有世界影响;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彰显普遍意义。

  (杨彬彬,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以高精尖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青春之问

  如何书写青春华章、成就非凡人生、报效祖国社会,是每一代青年人都必经的青春之问。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任务,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和努力拼搏,青年群体则是其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期望。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等,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回望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或高校师生的座谈会上,或是在各高校的考察讲话中,都频频提及对青年群体的期望与要求。而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是改造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实践活动,以高精尖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青春之问,方能不负党和国家对于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把握青年群体的“方与圆”,筑牢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青春之问的根基

  青年之于一生,是决定未来人生方向的重要起步阶段;青年之于社会,是社会向前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否了解当代青年的自身特质、过往经历、当下困惑和未来规划,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能有效地对青春之问“对症下药”“精准滴灌”。

  一方面,从横向上看,同一年龄段的青年群体会因地域、领域等方面的不同,而兼具共性和特性。青年群体的“最小公倍数”是从总体视角了解青年群体的现实境遇与思想状况,各个青年群体或青年圈层的“最大公约数”是从局部视角透析不同青年中的不同特质。把握青年这一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益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掌握青年的思想动态,把握青年的思想迷惘,有益于思政课有的放矢地高效开展。

  另一方面,从纵向上看,青年会因为成长进程的差异性,而在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特征。为了更好地浸润青年思想,回答青春之问,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大中小学实现纵向上的贯通和联动,在内容上注重差异性、衔接性和统合性,建构面向大中小学的共建共享思政课平台。其一,青年成长的各个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差异性。鉴于青年各个成长阶段中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上的显著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过程中切忌“一刀切”的做法,而应依据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上的层层递进既包括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又包括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开展。其二,青年成长各阶段的连续性要求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的衔接性。为了避免内容上的脱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的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应重视在各阶段的首尾与前后阶段进行内容上的对接。其三,青年成长阶段的一贯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上的统合性。青年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基于的价值应是一以贯之的。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是重复的,而是强调内容所阐发的价值是相同的。以多样化的内容对相同的价值进行阐发,能够在各个阶段对同一价值实现复诵,进而筑牢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青春之问的根基。

  重视授课中的“道与术”,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青春之问的桥梁

  道以明向,术以立策,不断精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过程中的“道与术”,有利于提高教育效能,助力思政课内容直抵人心,浸润灵魂,有效避免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所强调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其一,应对现实问题或思想状态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挖掘。任何青春之问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社会现实情况为基础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只关注于问题表面进行解答,势必“治标不治本”,无法达到“药到病除”的良好效果,自然也无法深入青年群体的内心。如果将问题比作冰山一角,那么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如同水下的冰山,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数量庞大的基础性信息。借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更好地理解青年群体的境遇,设身处地、深入人心地为青年群体提供思想上的指引。

  其二,应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原理性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通讲透,就离不开对于原理性内容的剖析。原理性内容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影响力和信服力,让青年群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逐渐把握认识规律并善于运用规律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运用原理和规律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其三,应切实调动主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者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适时更新教育策略。依据时代条件和青年群体的特征,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技术上持续精进,与青年群体搭建更高效的沟通教育桥梁。另一方面,青年群体不能做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主动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思践悟,积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发挥影响,与教育者形成双向互动之势。

  其四,应不断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边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成为“大课堂”,实现“大思政”,就需要突破狭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束缚,不断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边界,从其他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中不断吸收有益成分,并建构全方位、多领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场域。不仅要在课堂中、讲台上讲好、讲精、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对青年群体产生影响。

  明辨新时代的“常与变”,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青春之问的进路

  青年是处于时代条件下的青年,在时代赋予青年独特历史烙印的同时,也对青年提出了崭新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新时代的“常”体现在新时代与以往时代有类似之处,而处于新时代下的青年群体,也会遇到与以往时代下青年群体相同的思想困惑与现实遭遇。另一方面,新时代的“变”体现在新时代拥有崭新的时代条件,而新时代下的青年群体也拥有与以往各代青年不同的特质与使命。

  其一,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于任何时代的青年群体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青年群体跳脱出当下的困境,从更广阔的视野出发,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下,青年群体应力图做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其二,新时代下的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不同时代下问题与挑战的不同,造就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时代重任。进入新时代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造就了当前的青年群体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国内外复杂形势。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基于青年个体不同的特质,为个体找寻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最擅长、最适合的路径方式。希望扎根基层的青年,可以响应祖国号召,下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科研上颇有建树的青年,可以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攻坚克难,不断拓展基础理论或是科技研发领域的边界。其三,新时代下的青年要求真务实,身体力行。当今的青年一代成长于娱乐化思想翻涌、碎片化信息广泛传播的时代,因此,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帮助青年在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中,沉住气、静下心,避免浮躁风气对青年的不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青年一代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无法用口号喊出来的,青年一代的踏实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唯一路径。

  以高精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青春之问,就是要让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有“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的锐气,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底气。让青年群体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历程中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往直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发挥属于青年群体的重要力量。唯有如此,青年一代方能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项久雨,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教授)

在立志民族复兴中书写青春华章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一个世纪前,在民族危难时刻,一群爱国青年坚守“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的宏愿,参与建党伟业,用鲜血和生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在千难万险中一次次浴火重生,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个世纪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群热血青年用青春起誓,喊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穿越世纪风云,新时代中国青年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踏上新的征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更加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在立志民族复兴中书写青春华章,成就出彩人生。

  新时代青年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先锋力量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既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青年发展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又生动描绘了新时代青年的群体画像,充分展示了他们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精神风貌。白皮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新时代中国青年争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积极创造者、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实践者、美丽中国的积极建设者,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努力拼搏、奋勇争先。新时代青年正以昂扬饱满的姿态、自信自强的心态、笃行不怠的状态,全力投身于生产生活的各条战线,在火热的伟大实践中勇挑重担,担负起时代大任。

  新时代青年是平凡岗位上的奉献者。他们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接受岗位上的各种磨炼。在脱贫攻坚一线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青年代表黄文秀,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联,是扎根人民无私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新时代青年是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冲锋者。疫情当前,许多“90后”“00后”迅速集结,主动请缨,争做先锋,落子无悔,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新时代青年是基层一线的服务者。他们处优而不尊养,自觉投身于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去苦练本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青年医生陈伟琳在他从医的18个春秋里将3600多名老乡的身体健康时刻放在心上,时刻与民同在;青年教师马广超,孤身前往雪域高原玉树默默驻守6年,期间一直自掏腰包为藏区孩子们支教,时刻与人民一起“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他们在个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了人生境界。新时代青年是创新创业的引领者。他们主动走出生活的“舒适圈”,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克难攻关。被誉为“顶级天团”的中国北斗研发团队,其主力是一群“80后”“90后”,平均年龄只有31岁,而正是这支年轻的团队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嫦娥”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他们以青春之力高擎“嫦娥”,逐梦星辰大海。新时代青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践行者。在奥运会赛场上,年仅17岁的苏翊鸣“一鸣惊人”,年仅18岁的谷爱凌“一飞冲天”,29岁的苏炳添被誉为新一代“亚洲飞人”。他们以顽强拼搏、敢于挑战、为国争光的精神风尚引领社会文明之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奔腾不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青年,将继续听党话跟党走,撸起袖子使劲儿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担当,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青春篇章!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奋斗与担当,是新时代青年最鲜明的底色与标识。在青年群体中,真正“躺平”是极少数,只争朝夕、不懈奋斗是大多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在浩瀚的星空,在深邃的大海,中国青年凭借其优异表现,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时代在赋予青年使命的同时,也给予广大青年沉甸甸的光荣。

  新时代青年是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的力量担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新时代青年,多次点赞青年一代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勇气与担当。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在今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青年运动员的高超竞技水平与良好的体育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运动员苏翊鸣的回信中,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迎来了实现理想、大展身手的人生际遇,更肩负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时代呼唤青年,用辛勤的汗水汇集成源源不断的涌流,形成巨大的奋进之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在接续奋斗中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历史浩浩荡荡,精神代代相传。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增强。而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交织,世界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更需要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正能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任务,正是要依靠新时代的青年去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更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

  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新时代青年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让青春之光闪耀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之中。中国青年要提升斗争本领,做有骨气的新时代青年。当前我国发展既存在历史机遇,又面临国内外多重挑战与压力,总体形势复杂严酷。我们要大力弘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荆棘载途,做好斗争准备、养成斗争精神、苦练斗争本领。在繁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历雨,强壮筋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中国青年要释放奋斗激情,做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底气源于奋发图强、勤奋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到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不懈奋斗。当代青年既要仰望星空立鸿鹄志,更要脚踏实地做奋斗者,也要保有初学者心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勇攀新高峰,创造新辉煌,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春正当时,整装待发,带着炽热的初心去奋斗,必将会迎来硕果累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逐梦前行,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在立志民族复兴中书写青春华章!

  (操菊华 熊娟,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论述,是继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对学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再动员、再部署、再鞭策,从更高境界、更宽视野、更深层次,深刻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方法、价值和要求,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路先锋、事业闯将,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始终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要求我们“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将其视为“看家本领”。我们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必须立足、扎根、深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将其作为思想理论本源,不断地从中梳理脉络、汲取力量、瞄准方向,筑牢信仰之基。虽然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这个大的历史视野考察,今天的我们仍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仍然是指引面对重大时代课题、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光辉旗帜,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亮底色。我们只有走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拉近与马克思主义在时间、空间和理解的距离,找到思政课道理的根本基础和思想源头,悟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理力量,才能真正做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上讲深,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讲透,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基本原理应用上讲活。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充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思想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因而必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的根本指导思想,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本身的核心思想,是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条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说,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信仰,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始终深入研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者的时代责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审视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着眼于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理论探索、理论创新,将最新理论成果回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阐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阐释中,充分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用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的真本事和真成果,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始终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交汇、相互作用,充分表明“中国之变”与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历史之变相交错,共同构成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新坐标,为“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应当在统筹把握“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积极求变中,增强历史主动,提高理论自觉,把握思想理论课的时代语境,紧跟时代、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中,把握历史大势,从而因时、因事、因势推进思政课程融入“两个大局”,从而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帮助青年学生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始终深刻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一代又一代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青年学生,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重大使命,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心教”“心悟”“心灵”“心润”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新要求,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新揭示。这就要求我们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心”字上下功夫,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心智,并用以与青年学生心贴心、心交心、心换心、心连心,从而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情感魅力相交融,让讲深讲透讲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深入学生“心田”为旨归、为标准、为追求,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立鸿鹄之志,在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成就抱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项崇高的“仁而爱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学好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用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宝贵理论资源,深入研究“中国之路”、理解“中国之治”、阐释“中国之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坚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成为青年成长进步的人梯,把充满时代魅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

  (田鹏颖,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六个方向”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了题为《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要讲话。讲话再一次强调,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并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提出了明确指导、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落实。

  “立德树人”是根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根本问题。无论怎样改革创新,都要始终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一问题涉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方向,如果偏离政治方向,改革创新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思政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的鲜明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标志,因而思政课教学要改革创新,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始终不能改变,要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育人目标。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充分贯彻“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改革创新要始终把握党的办学方向,始终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价值定位。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关键要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创新,要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意义上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创新。这就要求思政课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融入教学改革创新之中,特别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实现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大论断、重大命题、重大关切的原创性成果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深刻回答学生所关切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同时,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之上,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展思政课的理论内容,推动教学内容实现与时俱进。

  “讲道理”是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讲道理”,要有利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诚然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探索改革创新。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在“讲道理”上下功夫。马克思曾经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把握“讲道理”这一主线,始终沿着“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方向推进教学改革创新,避免单纯“形式上”的创新。高精尖的思政课首先要在“讲道理”上实现高精尖。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深,思政课才能讲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吃透,思政课才能讲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活,思政课才能讲活。

  “针对性”是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思政课抓住青少年成长的规律,要针对其不同时期的成长特征和不同学段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思政课的高精尖发展是以“针对性”为前提的,如果思政课不能适应特定学段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就失去了“精准性”。“精准”就是要使思政课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相对应,就是要使授课方式和方法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应。对此,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以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的认知规律、接受规律和教育规律。同时,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还要通过改革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的有效衔接,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螺旋上升,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解决学生所关切的问题。

  “教师主体”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因此,同样可以说,能否实现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能否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课,关键也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主体。推进改革创新,就是要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提升自身的言传身教能力上下功夫,开创言传身教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形态。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以理论的方式教育学生,更要以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通过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有利于把教师自身的政治觉悟、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等传递给学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此外,打造高精尖的思政课,首先需要教师自身的高精尖,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做单纯的“教书匠”,更不能成为“传声筒”,而要成为能够在为学、为事、为人方面影响和带动学生、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大先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视野

  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高精尖思政课,不仅要面向中国,而且要面向世界。因此,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向着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宣传中国理论、表达中国思想的方向迈进。思政课要在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充满诸多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因此,思政课改革创新,就是要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上开创新局面,发挥思政课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好中国理论和表达好中国思想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要通过思政课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虚假性,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中,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历史视野,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对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全国思政课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要求,把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吴宏政,作者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立足本来吸收外来 推进教育自主创新

  在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和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深刻阐述了高校自主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要求高校“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激励高校师生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理论独立: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持续向好,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然而,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高校从方法论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创新和制度优势的诠释能力有待加强,从理论上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创性和典范性价值的能力有待提升,从实践中开展话语创新、议题设置、国际对话等能力有待强化。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摆脱“历史的终结”“普世价值”、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学术霸权的桎梏,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知识体系,才能夯实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加快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抢抓”十四五”历史机遇,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研精覃思。高校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学者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建构,并将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理论中的中国”“学术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更好地认识“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奉献的中国”。

  教育创新:扎根中国建设一流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学无止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精华。当前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向前推进,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也为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扎根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遵循,是中国教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探索的写照,更是引领我国走向“教育独立”的“指南针”和“定盘星”。教育独立意味着引领,不仅能引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更能影响社会思想文化的创新发展;意味着贡献和影响力,不仅能对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还能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发挥作用。教育独立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重要力量。它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识变、应变、求变”,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真正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进而更加坚毅、从容地迈向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青年成长成才、国家发展建设,要求高校做好服务国家、服务民族、服务未来的下一代人才培养,进一步构建教育自信和教育自主的高校教育体系,为强国复兴、民族崛起贡献力量。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高度的自尊、自信与自觉从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改革创新的新成效中汲取力量,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思政,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世为我用:扩大开放汲取世界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不断攀升,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与世界各国教育资源的互鉴、互通,已成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张亮丽名片。要开阔视野,吸收外来,扩大教育开放,有效借鉴国外有益做法,更多地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就是要在强化理论独立、教育独立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经验,汲取世界智慧并为我所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出具有时代高度、代表当代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高质量打造国家学术教育主体地位。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教育交流合作的意义和作用远远超过了教育本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的深层基础是文化,关键在教育。平和、冷静地对待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教育经验,并加以理性选择、批判吸收,不做简单的“母版”“模板”“翻版”和“再版”,海纳百川、直面问题,不仅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通、增进文明互鉴交流,也有助于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要有条理、合逻辑、依法治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结合起来,汲取其中的积极合理成分,摒弃和抵制消极落后的因素,形成独立自主的教育创新体系。坚持有选择地“请进来”,面向全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人才培养力;坚持有规则地“走出去”,争取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多对话、多来往,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深度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价标准、规则等的制定和重大议题研究,有进有出、相得益彰,深化国际融合力,扩大对外影响力。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以畅通国内国际教育循环为着力点,拓宽发展空间,统筹推进国家布局的“四点一线一面”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充分体现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使命、格局与担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教育体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立足本来,吸收外来,博采中西文化之精华,在比较借鉴和探索创新中努力发挥引领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智慧与思想力量。

  (王珩,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周星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建设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

  法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意识形态属性、国家属性以及政治属性极强的学科。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法治实际,解决中国法治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一是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加强政治引领,引导高等学校在法治人才培养、法学研究和法治思想传播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法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牢正确的学科建设导向。

  二是通过学科评价体系改革引导法学学者立足中国大地。面向中国法治发展,解决中国法治问题,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形成中国气派,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为世界法学发展和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三是法学学科建设要更加注重学科在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功能中发挥的作用。尤其要根据法学学科的特点,突出其服务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促进法治昌明等方面的贡献和作用。

  为此,推进法学学科建设,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学科的新路。

  构建体现立德树人成效核心标准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法学教育,不仅是将学生培养成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法律专业人才,更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社会栋梁。因此,法学学科“立德树人”的成效,既要设立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正面清单”,包括其培养的人才对全面依法治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突出贡献,在守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突出事迹,毕业生赴“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的就业情况等;也要设立有违立德树人的“负面清单”,包括论文造假、学术不端、言行失范等。通过建立体现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广大法学专业学生“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构建体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法学师资队伍发展体系

  “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关键在教师。因此,法学学科建设,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注重法学学科的团队规模效应和师资梯队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法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法学师资队伍建设要特别注重师德师风,法学专业教师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内涵发展的法学学术体系

  法学研究要以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为主要目标。为此,要破除唯论文、唯课题、唯奖项等科研评价体系顽疾,建立充分契合法学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要看重科研成果对法学学科知识创新的贡献,对国家和民族法治进步的贡献,激励法学学者“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这是法学学科建设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法学学术评价的核心立场。

  构建扎根中国大地体现法学特色的社会服务体系

  高等学校要依托学科、人才、智库等优势资源,针对依法治国战略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和需求的回应,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高端智库,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作出突出贡献。构建符合法学学科特点的社会服务评价体系要侧重于考察以下要点:法学学科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积聚学科优势资源,瞄准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服务全面法治战略实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热点、新需求,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创新性研究,力争出思想、出理论、出政策建议,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法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法治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砥砺前行,为法治文化传承创新不懈努力,为咨政育人和法治昌明作出贡献,使中国特色法学学科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世界法治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霍政欣,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

坚持·传承·扎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遵循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回顾党领导下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高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锤炼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功能和导向。只有在办学治校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之本,才能确保办学不“偏航”、治校不“脱轨”、立德树人不“离道”,才能凝聚发展伟力、激发办学活力、形成育人合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创新、协调、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之本,要做到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的有机统一。加强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切实做到“党领导一切”,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将办学目标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相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四个服务”的历史使命。加强党对高校的思想引领,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抓好课堂、论坛、网络等意识形态主阵地,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铸魂育人全过程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正确思想指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核心价值立德树人。

  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精神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内核,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家国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道德情操。许多高校在创立和发展的历程中自觉将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融入办学实践并不断内化涵养,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的“红色基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精神之魂。

  育人先育德,育德须铸魂。高校作为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人才工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红色育人的主战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高校进一步加强红色基因的传承是极其必要的。高校师生学习和研究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有利于坚定政治信仰、汲取精神力量、锤炼坚强品格,有助于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铸牢精神之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首先,丰富时代内涵,拓展当代价值。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伟大成就。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守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中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构筑起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要将这些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进行提炼、精粹,赋予其时代内涵,同时要结合办学实际、育人目标,注入现实意义,拓展其当代价值。其次,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高校要采用多种途径讲述红色故事,利用多种渠道加强红色教育,在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要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让红色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提升红色基因的传承实效。同时要统筹课堂内外,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环境,通过理论育人、实践树人,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感悟中增强对红色基因的认同,强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意识。第三,深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不能自动遗传,需要借助文化的感染力来涵濡和培育,而生动的素材和有效的载体是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高校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特别是本土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不断丰富教育素材,创新教育载体,提升教育实效。例如,校史中讲述的与国家民族共同奋进的历史故事,博物馆展呈的创业奋斗的纪念实物,校友中涌现的执着奉献的先进模范,这些都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鲜活案例,是对红色基因的形象阐释,要加以挖掘整理和开发传播。

  扎根中国大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办学要求,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旨归。

  由于历史条件、文化渊源和具体国情不同,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大学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办学制度和发展路径不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也完全不同。这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核心要义就是彰显中国特色。在办学思想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办学方针上,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人才培养上,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科学研究上,要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对外交流上,要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赵祺祺,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琳,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法治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既饱含着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殷殷期待,也彰显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努力培养与党和国家事业相适应、与人民期待相适应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法治新人。

  坚定政治方向,着力培养有坚定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

  思想政治素养是构成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重要内容和指标,是衡量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外化于行的思想政治标准,更是从长远判断法治人才能否真正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标,这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法学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撬动法学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全面改革,不断增强同学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造就一批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时代新人。

  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回答时代之题、总结中国之治、彰显中国之理,切实提升学生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难题的能力

  一方面法学教育要积极总结我国长期法治实践经验,认真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提炼出能够体现中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和法学理论,构建起能够切实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面临的独特问题的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另一方面,法学教育更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切实提高法治人才供给需求的耦合度,大力培养能够解决复杂难题、回答时代命题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此外,中国的法学教育不仅要扎根中国,还必须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力培养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化法治人才,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和国际新秩序构建作出贡献。

  守正创新,积极培育和形成创新融合的育人格局

  法学教育需要优化法学课程体系,改善师资结构,增进与实务部门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并着力推动法学学科与哲社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融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分析等新兴科技融入法学研究和教学中,推动传统法学学科转型升级和新兴学科的原始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实现研究范式、研究思维的转变和研究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培育和形成创新融合的育人格局。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法学教育,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

  (冯果,作者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高校教师,从事教书育人事业,对于“为何而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经验。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正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三大模块: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需要根据实践情况不断做出改变。当今时代,人们的自学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老师,而是可以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定式,找到学习驱动力的引路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教学的授课过程中,老师更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问道的意识,让学生们产生疑惑和学习兴趣。而对于老师来说,也可以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并最终找到自己的价值。

  关于“教什么”这一问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制定,也就是教学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各课程组之间应该广泛交流,共同研讨教学大纲,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同时,老师在授课时,一方面要关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客观讲解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达成度,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促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思考。

  教学方法需要跟随科技发展博采众长,它包含一系列要素,如教材与课件相辅相成,老师根据教材及教学大纲确定重点难点,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通过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作业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是进一步反思的载体等。目前,浙江大学管理学课程组正在探索实践POEM课程教学生态系统,即进行多样化的过程化考核(Process),由学生对自己进行组织化管理(Organization),如担任助教、分享书籍阅读、开展相关实验及小组学习讨论等,教师则围绕着学生的体验式学习(Experience),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Mixture)。

  总之,教学过程需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调整内容及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舞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邢以群,作者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