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及其重要价值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及其重要价值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1-07-27 10:04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及其重要价值

  核心提示: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政治定力是建立在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社会目标基础之上,为捍卫马克思主义旗帜,忠于共产主义信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恪守组织纪律而不为其他消极力量所动的强大政治力量。其价值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并在艰难曲折的奋斗磨砺中形成和日益强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虽然是短暂的,但这一百年对于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而言则是非凡的。在这一百年里,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三件大事的发生使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了小康。而这些历史巨变都因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而产生。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带来如此大的历史巨变?观察历史现象,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不难发现,在其精神谱系里有一种持续不断日益彰显的、一般政党难以具备的优势——强大的政治定力。

  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的内涵及表现

  政治定力是与政治信仰、政治路线、政治纪律等相关联的概念。政党是具有一定政治目标,进而是有主义、政纲及相应制度的组织。政党的政治定力,就是在实现本党政治目标过程中,其组织及成员坚持本党主义、捍卫本党纲领、贯彻本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以及执行本党纪律的彻底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政治定力是建立在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社会目标基础之上,为捍卫马克思主义旗帜,忠于共产主义信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严守党的纪律而不为其他消极力量所动的强大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既体现在党的领导核心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应对各种考验、化解各种风险时的沉着冷静及对策分析上,也表现在党员个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政治立场以及对待党的理论、路线、组织原则等的具体实践上。

  纵观百年的历史可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历经坎坷、久经考验的政党,其政治定力在世界政党中是少见的。对其具体内容及表现形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革命理想高于天”,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因而具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的表现形态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与其政治定力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进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非一般的理论或者学理意义上的选择,而是从改变国家命运和改造社会的目的出发,对救国救民真理的选择。因此,共产党人在认定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阐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因而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不动摇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共产党人对于理想信念的真切诠释,也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共产党人具有了彻底的革命精神。百年历史证明,坚持革命的彻底性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突出特点。中国共产党人这种革命的彻底性既体现于血与火考验的残酷战争中,也体现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其自我革命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因而,我们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革命的意志,不放弃革命的目标。

  其次,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拥有政治定力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具备“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而这一点体现在道路上,就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已经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结缘,同时,也标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它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遭受严重挫折,但始终没有改变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方向。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可见,在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九大这一历史阶段的探索中,我们党在思维方法、理念上有了重大改变,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却无丝毫改变。在这期间,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具体任务虽有所不同,但大会的主题从来没有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就如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等,提出了一系列的“不动摇”。这是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的体现。

  再次,严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决定政党富有政治定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具备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中国共产党是典型的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政党,而这其中的一个奥秘就是以严密的组织和政治纪律维护党的高度团结和统一,从而使党获得了钢铁般的力量。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时,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和维护权威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这些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原理,十分注重纪律建设。就党的组织纪律而言,主要是“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看来,没有这些纪律的约束,“形成不了一个战斗的集体,也就没有资格当先锋队”,就无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在敌人的酷刑和屠刀面前严守党的秘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能实现自我纠错并达到团结和统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政治纪律,做到“两个维护”,靠的就是严格的组织纪律,全党团结一致,战胜种种困难和风险,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最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贯穿其中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即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思想和活动的出发点和永恒不变的追求,即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腐败统治带来的灾难,为了救国救民,中国共产党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少阻碍、付出多大牺牲,始终初心不改。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将国家和人民于危难中拯救出来;在革命胜利后,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风雨无阻,不懈探索,不仅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总之,拥有政治定力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重大风险和考验面前表现出非凡的冷静、坚毅和果敢;能够在复杂局面下作出正确判断;能够在困难面前顶住压力,排除阻碍,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能够在外力干扰时稳住阵脚,步伐坚定。

  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的来源、形成与历练

  大凡政党都需要政治定力,也都努力使自己保持政治定力,但并非所有政党都拥有政治定力。非凡的品格是由非凡的条件造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与其自身性质、理论来源和所从事的事业的艰巨性息息相关。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表明,坚守理想、信念、道路的政治定力,是其天然应具备的品格和政治素质。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同时还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这里所申明的两个“始终”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定力的内在规定性和逻辑。因为这两个“始终”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放弃其奋斗目标,以及通向目标的理论、纲领、路线和原则。

  毛泽东同志在阐述中国革命发展阶段问题时曾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每个共产党员都应为此而奋斗,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他还指出,“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而对于如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好的干部。……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毛泽东同志这些论述与《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总之,拥有政治定力,首先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的源泉。首先,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科学性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坚定性。这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拥有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情怀,更在于其具备严密的科学性以及实践性的特征。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化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马克思恩格斯以毕生精力所创立的思想理论是劳动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思想理论是西方先进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仅如此,它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既回答了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如何实现自身解放的问题,也科学地预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洞悉世界历史、洞悉人类社会、关怀人类命运的科学理论。所以,它能赋予无产阶级政党真理的力量,即对未来美好社会——共产党主义充满信心,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强化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20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够对中国社会变革面临的种种问题给予科学回答,满足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的政治诉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有效性,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对其坚定信仰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北伐战争,以及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革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此后,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实践中,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逐步认识和把握,其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也日益坚定,政治定力也逐步增强并达到了极高境界。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在艰难曲折的奋斗磨砺中日益强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伟大而艰巨的使命,同时也必然造就其伟大的品格。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特殊国度、特殊历史条件下诞生、承担特殊历史使命的政党,遇到的考验也是世界各个政党中所少见的。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它不仅是在与国内各种反动势力的斗争中生存、发展、壮大起来,也是在与国际上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势力的较量中站稳脚跟、赢得胜利。因而,中国共产党经历和承受了空前的艰辛和磨难,“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艰苦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由此也被锻造成定力无比的政党。

  首先,面对强大反动势力的围剿,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具备坚守信仰的定力。中国共产党在其诞生后的民主革命中,其组织常常遭到破坏,共产党人常常面临被抓、被杀的危险,这磨砺了中国共产党生存和发展的意志。不仅如此,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力量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下,如何坚持革命斗争,以什么方式斗争,在斗争遭遇失败的情况下如何持续战斗下去,自然磨砺了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的定力。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开辟新路的艰辛坎坷,培育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过程中,不仅在军事上常常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以致直面流血牺牲,还要承受因为探索失败而带来的痛苦和打击,能否继续保持对于革命的信心和革命意志,这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种考验和磨砺。历史表明,共产党人越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越是表现出一种旺盛的革命斗志。不论是大革命失败,还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都没有阻止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脚步,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磨砺中增强政治定力的表现。

  最后,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具备政治定力的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初登执政舞台时,国家处于千疮百孔极度落后的境地。要使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变成繁荣富强的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极其艰难。如何完成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如何应对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巩固新生政权;如何迅速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成社会主义,这都需要中国共产党具备超越一般政党的能力与定力。

  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领导人民朝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目标前进。然而,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境界,不会轻易实现。而科学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虽然显示着强大生命力,但其实践却一路坎坷。另一方面,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而探索就必然有风险、有曲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反动理论的攻击和诋毁,社会主义运动必然会遭到各种反社会主义力量的抵抗。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特征也决定,社会主义不仅会遭到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攻击,也会受到教条主义的伤害,如此等等,搞社会主义自然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磨砺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的过程。的确,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遇到了由于探索失误造成的困境,也遇到了来自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冲击。然而,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却有增无减。总之,正是在上述种种磨砺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日益强大。

  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的价值

  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的肩负崇高而艰巨使命的政党而言,政治定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是理论价值。政治定力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需具备的内在品格或者素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作为建立在共产主义信仰基础之上的一种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必不可少的条件,或者说属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和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党的自身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将政治建设摆在自身建设的首位,从而强化了党的政治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正确立场,能够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特别是在如何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上,他多次强调要增强改革定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及内涵的相关理论,对于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是实践价值。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近代以来一切阶级、政党进行探索而未达成的伟大事业,那么这些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有的品格——具备强大的政治定力。正是因为拥有政治定力,才使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地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得以持续推进。

  首先,中国站起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政治定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坚定性、彻底性,以不畏牺牲、前仆后继、捍卫理想的坚定意志,英勇奋斗换来的。如果没有对于坚守革命理想、信念的定力,没有修正错误的自觉,就无法坚定走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经受住围剿、屠杀、坐牢、酷刑、失败等种种考验,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坚守理想信念的定力,所以做到了愈挫愈奋、愈战愈勇,表现出超凡的革命意志,从而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让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丰功伟绩。

  其次,中国富起来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有坚持改革开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所拥有的政治定力是成就这一伟大事业的秘诀之一。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以及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对于要不要改革开放,实行什么样的改革开放,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等,不仅发生了 “姓社姓资”的思想交锋,也经历了实行市场经济及体制改革造成的种种阵痛,而且还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危机。

  然而,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风浪,都没有动摇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质疑、担心的声音,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指出:“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他反复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强调,“我们有四个不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变,对外开放政策不变,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不变。”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针对西方制裁以及种种攻击,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高度的稳健和政治的成熟。邓小平同志在正确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并坚定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在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时所具有的政治定力,也正是这种力量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而使中国富起来。

  最后,中国强起来在于中国共产党拥有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定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并一再强调:“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突出特征。当今,由于全球性、阶段性因素的影响,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困难更大。虽然我们已经建成了全面的小康社会,但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以及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偏见等,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风险。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明确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号召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此,他多次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不胆怯,不蛮干,要“再接再厉,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非凡的政治定力,这些也正是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力量支撑。

  百年历史证明,拥有政治定力,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伟大事业的关键条件之一。在下一个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依然难免会遇到惊涛骇浪。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这要求中国共产党“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因此,继续保持政治定力,是未来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要求。没有政治定力就没有未来。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拥有政治定力,未来就属于中国、属于中国共产党、属于中国人民。

  (杜艳华,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