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网络安全宣传周】全社会合作,为青少年搭建网络“防护网” - 时政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2021网络安全宣传周】全社会合作,为青少年搭建网络“防护网”

——中工网记者专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

来源:中工网
2021-10-18 11:05

  中工网记者 迟语洋 王妍

  爱玩、探索未知领域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网络时代,新奇、充满诱惑的网游、直播等让很多孩子“入坑”,并因此导致家庭矛盾,给学校教育造成诸多困难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月30日,2021-2022年新学期伊始,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颁布后,如何保障各项措施落地?教师在青少年网络保护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完善依法治网体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在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中工网记者专访了青少年网络保护论坛与会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网络保护破题。

  建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需要体制机制创新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要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相关政策应该怎样落地?未成年人网络电子身份应该如何识别、认证?针对中工网记者的提问,张洪生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儿童身份识别一直是困扰政府和企业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一直存在家庭管理缺位、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上网等问题,实施人脸识别技术也存在着未成年隐私保护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争议。

  他认为,措施的落地需要解决谁来建、怎么建、如何管理等问题,而这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和网民共同配合。相比之下,政府自建、自管是不符合现代政府管理趋势的,由权威第三方在政府的指导下负责平台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管理则更为科学,这需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

  学生使用手机已是生活常态,宜疏不宜堵

  近年来,教师没收、毁坏学生手机事件频上热搜并引发争议。在这类事件中,有两种声音较为突出,一种认为教师无权没收、毁坏学生的私人财物,而另一种则认为学生不应该携带手机进入校门。针对“教师在青少年网络保护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张洪生在回答中工网记者提问时表示,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无可厚非,但是教师没收、毁坏学生手机等行为在管理中是不恰当的。目前学生使用手机乘坐公共交通、出示健康码、支付生活消费已是生活常态,特别是中学层次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使用手机的能力和意愿。张洪生介绍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有些学校采取了人性化管理,与需要携带手机上下学的学生签订承诺书,学生入学将手机交给老师统一保管,放学后再取回。

  此外,张洪生提出,教师也亟需加强自身网络素养,提高网络素养教育能力,能够在日常中与孩子们就网络空间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信息观和娱乐观。

  从发展角度认识“网生代”的成长特点

  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课题,也是需要整个社会协作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出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已经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除此之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针对中工网记者的提问,张洪生认为,未成年网络保护本质是社会问题,提高全民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加强科学保护未成年人意识,从发展的角度认识网生代的成长特点。

  他建议,相关组织机构应加强对新时代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特点的研究,加强对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和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仅通过法律保护,还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结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特点的网络生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石婷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