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纪事丨心怀“国之大者” - 学习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治国理政纪事丨心怀“国之大者”

来源:新华社
2021-04-04 12:44

  原标题:治国理政纪事丨心怀“国之大者”

  

  ◆ 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 学会做政治上的考量,着眼于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来权衡利弊得失,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

  ◆ 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

  ◆ 心怀“国之大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高度重视那些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政治后果的事情

  心怀“国之大者”

  文丨胡昌勇

  作者单位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国之大者”。2020年4月,他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2021年1月,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心怀“国之大者”,首先要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这是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站稳政治立场 把准政治方向

  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首要的是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这一立场,就是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政治上看问题就是一句空话。

  要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搞清楚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使命是什么?在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和矛盾问题时,首先要分清大是大非问题和重大原则问题,始终忠诚于党,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比如,在改革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改革是为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再如,针对有的党员干部在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消极躲避、不敢亮剑,习近平总书记尖锐指出:有人说要“爱惜羽毛”,也就是所谓“声誉”,那也要看看你爱惜的是哪家的“声誉”,究竟是个人主义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喝彩的“声誉”,还是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的声誉?一心想着要前一种“声誉”,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提高政治站位 胸怀政治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就是要坚持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出发考虑问题。

  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果断决策,对武汉这一特大城市暂时关闭离汉通道,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这就是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国之大者”出发作出的政治决断。

  再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就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作出部署,并严肃查处秦岭、祁连山、洞庭湖、千岛湖、腾格里沙漠等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事件。抓这些事,都是着眼于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都是全局之计、长远之计,都是“国之大者”。

  领导干部要胸怀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打大算盘 算政治账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

  做一件事情,往往会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皆大欢喜的改革越来越少,推进一项改革往往会触及利益的重新调整。遇到类似情况,一件事该不该做?就要学会做政治上的考量,着眼于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来权衡利弊得失,多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的学会算政治账。

  比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在反腐过程中会遇到阻力,会得罪人。能不能满足于当老好人、太平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算了一笔政治账:“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他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只要坚持反腐惩恶不手软,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又如,针对因粮食连年丰收带来的某些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算了一笔政治账,他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因此,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

  再如,在经济、外交工作等领域,既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而且小账服从大账、局部账服从全局账。有的项目看似没多少赚头,但事关国家利益,我们也要搞,这如同围棋高手的弃子之术。对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全局的重大事项,对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合作项目,要跳出部门、行业、地方的眼界,多算政治账、战略账。

  提高政治领悟力 善于把握政治因素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并指出,要“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

  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培养敏锐的政治眼光,学会分析事物与政治的关系,看到其中包含的政治因素,深刻理解其政治意义和政治影响,从政治的高度认识一项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提高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前提。

  比如,怎样看民生问题?就要看到民生问题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

  又如,怎样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风云激烈变幻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岿然不动,就是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好处。

  再如,怎样看生态环境问题?就要看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如果继续搞粗放发展,在经济上去了的同时老百姓的幸福感却因为环境污染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统战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而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卫生与健康事业涉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等等。

  

  提高政治鉴别力 善于识破政治陷阱

  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各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所欺骗。

  比如,怎样看党与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在中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一些人提出诸如“党大还是法大”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少数人之所以热衷于炒作这个命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把党的领导和法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最终达到否定、取消党的领导的目的。

  又如,怎样看国有企业的地位?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一些人制造了不少针对国有企业的奇谈怪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决不能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所有制问题,或者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他强调,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保持清醒政治头脑 识别防范政治风险

  心怀“国之大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高度重视那些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政治后果的事情。

  比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军队实战能力,强调一旦发生战事,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强调军事训练实际上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飘浮和虚假。如果军事训练都成了花架子,那真打起来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又如,关于如何看待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

  还有一些事情,看起来似乎无关政治,但处理不好也会造成政治后果,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也有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政治风险能力。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蔓延为政治风险。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心怀“国之大者”,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学会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学会从全局看、从战略上看、从人民根本利益看,学会算大账、算政治账,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分析政治因素、政治意义、政治后果,善于识别政治陷阱、政治隐患、政治风险,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来源:《瞭望》2021年第14期

  作者:胡昌勇

责任编辑:刘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