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慢阻肺患者吸烟 七个误区要避开 - 健康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八成慢阻肺患者吸烟 七个误区要避开

来源:广州日报
2021-11-19 11:14

  原标题:八成慢阻肺患者吸烟 七个误区要避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晓姗

  电子烟能降低吸烟的危害?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蔡绍曦教授提醒: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吸烟人群年轻化且大众化,尤其是电子烟的流行,尽管危害程度有所降低,其实同样与慢阻肺的发病密切相关。

  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海金则指出, 慢阻肺患者中超过80%有吸烟史。烟雾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吸入后一方面使气道上皮的纤毛破坏,功能受损,从而降低局部的防御力。另一方面有害物质可以促进气道炎症,引起黏液高分泌及气管痉挛,导致气道阻力增加。香烟烟雾还可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损害肺组织弹力纤维,从而进一步导致慢阻肺的形成。戒烟不管多晚都有益健康;越早戒烟,越早获益且获益越大。

  赵海金表示,一些关于慢阻肺的谬论和误解俨然成了慢阻肺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拦路虎”。对慢阻肺这一疾病有七个认识误区,广大市民应避免。

  误区一:

  胸片正常可以排除疾病

  正解: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早期胸片一般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肺纹理增多和紊乱等一些非特征性改变,很多慢阻肺患者即使已经出现咳嗽、咳痰和(或)气短等不适,胸片检查仍可以表现大致正常。这也是导致慢阻肺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胸片对早期慢阻肺的诊断意义不大,胸片正常也不能排除慢阻肺,肺功能检查才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误区二:

  慢阻肺一定有明显症状

  正解:慢阻肺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三个字,咳、痰和喘,即咳嗽、咳痰和气喘,症状反复持续。其中咳嗽、咳痰常最早出现,一开始并不明显。约三分之一患者早期没有任何上述呼吸道症状,但肺功能已经在慢慢下降,所以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检查肺功能。

  误区三:

  呼吸困难一定是心脏问题

  正解:呼吸困难是主观感受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劲,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主要由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等病因引起。如患者没有明确的心脏疾病患史,又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等症状,需尽快到呼吸专科就诊,完善肺功能等检查,争取早诊早治。呼吸困难需尽快就诊,如有烟草、生物燃料暴露史,需找呼吸专科医生评估,进行肺功能筛查,排查慢阻肺。

  误区四:

  无明显症状不查肺功能

  正解:慢阻肺主要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两方面影响。长期吸烟患者,接触职业性粉尘、频繁使用生物燃料、大量接触厨房烟雾等人群都更易患慢阻肺。慢阻肺早期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只要具有上述高危因素,建议常规进行肺功能筛查。

  误区五:

  慢阻肺不需长期治疗

  正解: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目前尚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很多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往往自行停药,从而导致症状反复加重。用药后症状好转只能说明治疗有效,并不代表肺功能的回升和稳定,这时随意停药,很可能发生病情再次恶化,导致前功尽弃,慢阻肺发作一次,肺功能会进行性下降。所以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托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可以减药,不可擅自停药。

  误区六:

  吃药就好 戒烟不重要

  正解:吸烟是慢阻肺的一个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越早戒烟,获益越大,甚至可以使肺功能得到部分的“逆转”,从而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

  戒烟难,提供一些小窍门:1.目标明确:扔掉吸烟用具,诸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减少“条件反射”;让亲朋好友监督;2.增加活动,减轻戒断反应;此外随身携带口香糖、硬糖等食物。3.求助戒烟门诊,科学戒烟。

  误区七:

  患者呼吸困难不宜运动

  正解:肺康复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患者运动时应注意:经心肺功能检查及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方式,从较小的运动量开始;量力而行,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休息缓解后方可继续;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学习呼吸操、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呼吸肌,减轻肺气肿程度;在进行腹式呼吸的前提下,持续的有氧耐力训练(上下楼梯、慢走、慢跑、骑行)结合间歇的力量训练是更为有效的锻炼方式。

责任编辑:刘涵越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